龙行天下 非遗盛宴


漳平板凳龙 章宸睿 摄

王小庆

9月14日晚上,我站在龙岩市人民广场的西南出口时,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盛大的节日庆典之中。天色已暗,华灯初上,四周的喧嚣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这里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核心区域之一,今晚,它将见证一场关于龙的盛大演出。

我抬头望向天空,刚才还飘落着雨丝,这时却是一轮明月高悬,皎洁的光芒在云层间若隐若现。广场上,人群已经开始聚集,大家或三五成群,或独自一人,但无一例外,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好奇与兴奋。我看到有的家庭带着孩子前来,孩子们手拿荧光棒,眼中闪烁着对未知事物的渴望;还有一些年轻人拿着相机,似乎准备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

随着一阵悠扬的鼓乐声响起,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广场中央。在那里,几条色彩斑斓的巨龙正静静地等待着起舞的那一刻。这些龙,有的长达数百米,有的虽短却精致无比,它们身上装饰着各种图案和花纹,每一寸肌肤都透露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一声号令传来,连城姑田游大龙率先登场。这条巨大的龙似乎有着生命一般,随着鼓点的节奏开始舞动起来。它时而昂首挺胸,仿佛要直冲云霄;时而低首俯瞰,好像在审视着这片养育它的土地。这条龙就像被赋予了灵魂,它那庞大的身躯在舞龙者的操控下变得异常灵活,每一次的动作都精准而有力,展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美感。

只见那龙头高昂,双目炯炯有神,仿佛能够洞察世间万物。龙须轻轻颤动,似乎在诉说着千年的沧桑故事。龙身蜿蜒曲折,犹如一条真正的生灵,在夜色中穿梭,每一片鳞片都反射着灯火的光芒,熠熠生辉。当它昂首之时,仿佛是在向所有人宣告它的存在;而当它低首时,则像是在默默地守护这片土地,祈愿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围观的人群发出阵阵惊叹,掌声如潮水般一波接一波。孩子们兴奋地跳跃着,老人则微笑着,眼中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这条“龙”的敬仰之情。我被这震撼人心的一幕深深吸引,几乎忘记了呼吸。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所有的喧嚣都化为了背景,只剩下这条“龙”在舞台上尽情展现着它的魅力。

新罗少年龙的表演也令人目不暇接,这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方式诠释着龙的精神。他们手中的小龙虽然不及前者庞大,但却灵活多变,每一次跳跃、旋转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看着他们自信而又专注的表情,我不禁为这份传承感到自豪。龙岩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这样的活动正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一伟大事业中来。

武平香火龙的出现又为这场演出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那些被点燃的香火点缀在龙身上,犹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给人一种温暖而又神圣的感觉。我注意到,香火龙行程过处,总会引来阵阵喝彩,这不仅是对表演者的赞赏,更是对美好愿望的寄托。

舞龙表演你方唱罢我登场,精彩纷呈。永定坎市业兴楼双龙、上杭龙凤呈祥、漳平新桥板凳花灯龙以及长汀客家刻纸龙灯依次上场。每一种龙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与内涵,它们共同构成了这场视觉盛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站在人群中,用心感受着每一份情感与故事,仿佛自己也成为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龙岩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深刻认识非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连接历史与现实、沟通现在与未来的纽带。因此,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不忘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举办各类文化节庆活动,不仅能够增进市民对于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让古老的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表演结束,人们带着满足的神情开始散去,但我依然沉浸在那份感动之中。回头望向依然喧闹的广场,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望着远方渐渐远去的人潮,心中充满了感激。感谢一个叫龙的城市给予我们这样一个“龙舞龙年”难忘的经历,也感谢那些默默付出的人们,是他们让这份美好得以延续。

在这样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市里,龙岩用它独有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新篇章。而那条条舞动的龙影,就像是这片土地上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照亮着前行的道路,引领着人们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