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山塘村何以绽放民间文艺之花?


图为江山山塘村的民间艺人在吹拉弹唱,享受自家小院的文化生活。

通讯员 郭真豪 文/图

晚上七点刚过,位于新罗江山睡美人山麓的山塘村便开始热闹起来。在民间艺人廖礼奎新居里,民间乐队正娴熟地演奏着各种乐器。悠扬的琴声、悦耳的笛声,伴随着爽朗的笑声,给小山村增添了不少的欢乐。

山塘是个常住人口不足600人的小山村,近年来,该村把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作为一件大事常抓不懈,民间文艺不断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能歌善舞、吹拉弹唱样样精通的民间艺人。

山塘村的山歌戏有点小名气,由村民自发组织的文艺宣传队经常在邻近的十里八乡巡回演出,颇受亲睐。村里涌现出一大批崇尚民间艺术、热心文化传承的“发烧友”,廖礼智就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位。他了解村民的精神需求,愿意为民间艺术发展做点实事。他曾顶着压力创办九侯山演艺有限公司,并于节假日在本村和周边乡村巡回演出,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多年前,他组织一支代表队参加新罗区《龙岩胜景出江山》文艺汇演,结果获得创作、演出一等奖。2017年,他又以山塘办兵工厂为题材创作山歌戏《炉火丹心》,成功演出后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在山塘村民间艺人当中,廖如仙算是一个领军人物。他满头银发,还长得一脸络腮胡,是个饱含激情且有艺术天赋的文化人。老廖年轻时当过兵,退伍后一直在乡镇文化站工作,对当地的民间艺术和风土人情了如指掌。老廖多才多艺,吹拉弹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被村民们誉为“本山大叔式的文艺奇才”,创作出来的书画作品颇有乡土气息。据他夫人张碧花透露,截至今年上半年,廖如仙的获奖书画作品达10余件,参加过的大型文艺演出、创作出的书画作品更是不计其数。其中,国画《田园曲》入选首届全省文化干部书画作品展;山歌剧《龙山情》曾荣获创作、演出二等奖,并获得伍洪祥、林忠照、熊兆仁、魏金水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好评。2017年他作为朱德总司令的特型演员参与《炉火丹心》演出,给观众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除了廖如仙,在山塘村里称得上民间艺人的还有许多。他们热爱农村生活,潜心艺术研究,而且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活”。在这些人当中,有山歌唱得很溜的郭炳炎,有能拉会唱、敢于创新的廖冲金,有自学成才、擅长乐器的廖礼奎,有老当益壮、持之以恒的廖礼先,有满腔热情、踊跃参与的廖礼环、傅迈成。另外还有郭红美、郭春琴、吴荣花、廖珍、廖信琴等一大批热爱民间艺术、参与文艺演出的积极分子,他们不计报酬,任劳任怨,为民间文艺事业的发展默默奉献着......

山塘村文化长期繁荣,文艺不断发展,究竟隐藏什么“密码”?廖如仙一语道出个中原委:“文艺之花之所以能在这片热土上长开不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历史文化的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