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培育统战“新农人” 拓宽共富“兴农路”
——武平积极推进“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 通讯员 钟良生
“‘新农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干作风为全县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日前,武平县召开优秀“新农人”座谈会,表彰了10名在农业领域表现突出的“新农人”。
近年来,武平县高度重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坚持以农业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人才的独特优势,通过聚焦人才队伍、品牌建设、示范带动,广泛团结新的社会阶层农业人士,推动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农人”回归乡村、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新农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探索。
“在花果东留研学基地,学生可以体验手工‘捶鱼’,芙蓉李果酒酿造等特色项目,让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廖雪涵说,她结合东留地域特色策划建设花果东留研学基地,研发芙蓉李、百香果果酒,发展研学旅游接待游客5万多人次,促进村集体增收12万元。在武平,越来越多像廖雪涵这样返乡创业的“新农人”在田间地头涌现,他们带着新技术、新理念逐梦乡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互联网+”让泡在“氧吧”长大的武平黄金百香果香飘全国各地。“2019年我们一秒为果农售罄2万箱,2021年一秒为果农售罄5万箱,2023年8月23日单日电商订单突破20万单。”武平县新联会副会长王秀珍说。她创办的武平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借助时下流行新媒体传播形式,与各互联网平台、当红主播合作推动武平百香果走出武平,走向全国,在宣传引流的同时扩大销售额,帮助果农们增收。
为拓宽销售渠道,武平县积极实施大学生、青年农民创业园建设试行方案,在武平县委统战部的“牵线搭桥”下,20余名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参与县、乡两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站)和客都汇电商创业园建设,孵化电商企业200余家。培育武平百香果、武平象洞鸡、优原女王、乡甜娃娃等电商品牌39个,吸引近千名优秀青年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力量。
在武平,“以企带村、以企促村、村企共赢”的新路径正逐步成为乡村振兴“合伙人”的主流。武平县新联会副会长、新农人分会会长连永聪创办的武平县金永诚农牧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为众多土鸡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带动周边400多户农户加入象洞鸡养殖业,年增收1200多万元,并帮扶500多户低收入家庭,先后吸收周边300多位村民到公司就业。
武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和“万企兴万村”行动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政府搭台、村企共建、互利共赢”的原则,积极探索村企联动发展模式,以企带村、以企促村、双向联动、协同发展,推动村企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走出了一条“企业发展、农村增收、农民受益”的乡村振兴“兴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