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以营商环境之“优”聚高质量发展之“势”
——访上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邓平
■通讯员 林斯乾 林旭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在‘营商’中‘赢商’”。日前,上杭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张邓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上杭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以政府“有为”推动市场“有效”,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该县获评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对县营商环境综合考评连续四年全市第1;7家世界500强、4家中国500强企业纷纷落户上杭;连续2年跻身全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县、连续8年入选福建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
“要围绕办事增速,推动政务服务‘快办好办’‘易办近办’,着力推动跨部门、跨领域、跨业务资源共享、服务集成,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张邓平说。为此,上杭县一方面突出“掌上办”,深化“数字上杭”建设,开发全省首个入驻闽政通的县级政务服务小程序“杭好办”,汇聚39个部门534项约1亿条数据,60项政务服务实现“网上办”,“互联网+政务服务”做法入选全国数字政府创新案例。另一方面,突出“一窗办”,融合24个部门755个审批事项数据进驻综窗办理,实现“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办理”,行政许可事项“一趟不用跑”比例达98%。积极探索“办事不出园区”政务增值服务,推动131项事项下沉园区办理。
“围绕惠企增效,推动政策措施‘有用好用’‘管用实用’,始终打好降本减负、惠企利民‘组合拳’,让企业享受最大限度红利、得到最大程度受益。”张邓平表示,上杭修订完善工业经济20条、新材料产业10条等6项政策,系统集成84条真招实策,34项惠企政策“免申即享”,今年以来兑现各类惠企资金3.6亿元、减税降费1.3亿元。持续完善“1+N”人才政策体系,县财政每年投入各类人才经费补助2.4亿元,创新“团队式”引才、平台用才等模式,现有国家重大计划人才10人,占全市62.5%;福建省高层次 ABC类人才 212人,约占全市46%。同时,深化县领导挂钩重点企业、“千名干部挂千企”等活动,实行“一企一专班、一企多对策”点对点精准帮扶企业。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解决问题77个、争取资金6679.3万元。
持续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着力破解企业发展新难题,回应企业发展新需求。上杭发挥国资国企优势,创新设立紫金融信平台,为152家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贷款2.5亿元,切实帮助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张邓平说,“紧盯企业‘走出去’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化与龙岩海关合作,支持我县创新开展黄金加工贸易业务、铜精矿落地检测、危化品视频检测等,推动外贸行业逆势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围绕涉税服务、企业法务等新需求,上杭创新乡镇便民涉税服务联办机制,10个高频简易涉税服务事项下沉至乡镇、村级服务中心。
张邓平表示,上杭县将对标先进学经验、博采众长促提升,一以贯之、一步不停努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在打造全国革命老区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中作出上杭新贡献、展现上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