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优化服务提升效能 全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助力龙岩高质量发展

——访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张旭东


■融媒体记者 吴晓彤 通讯员 杨菁菁

“作为要素保障部门,全市自然资源系统始终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任务目标,全力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全面助力我市高质量发展。”日前,市自然资源局局长张旭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年来,我市自然资源部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方面主动作为,采取一系列措施,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创新推出工业用地“标准地+承诺制”政策,相关经验做法获省自然资源厅通报在全省推广。目前全市已有6个县(市、区)推行工业“标准地”,累计出让“标准地”36宗2040亩,出让金1.7亿元。积极争取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障工业用地需求。近两年全市获批工业项目用地7800亩,保障了漳平龙钢、上杭德尔科技等省级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升级改造,通过优化规划条件增容,在不增加土地价款、也不增加企业负担的情况下,实现全市新增工业厂房面积近2万平方米。

张旭东表示,在推进“工业强市”征程上,自然资源部门将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通过加强规划引领、强化用地保障、盘活存量用地、创新优质服务,努力为谱写新型工业化建设龙岩篇章贡献自然资源力量。

强化规划引领,留“足”工业发展空间。严格按照《龙岩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产业空间布局,将工业用地布局纳入国土空间详细规划,划定工业重点发展区域,为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留足发展空间。在“三区三线”划定过程中,充分征求工业园区意见,科学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强化工业用地红线刚性约束,推动工业园区发展提质增效。

统筹用地计划,优“先”工业用地需求。积极向上争取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优先安排工业主导产业和重大项目用地。创新新型工业用地政策,探索单宗兼容仓储、物流、研发、办公、文旅、公用设施、商业等产业用地混合用途,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城人融合发展功能品质提升。进一步完善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引导企业根据产业及自身用地需求,精准选定用地位置,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实现土地高效利用。

深挖内涵潜力,盘“活”工业存量用地。用足用好建设用地“增存挂钩”政策,释放建设用地空间,激发工业园区发展新动能。加快批而未供、供而未用、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处置,盘活存量用地,将原本低效的土地转化为新的工业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现有土地用途的前提下,鼓励以提高项目容积率、建筑密度、兴建多层厂房等方式,提高工业用地利用率。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项目招引进来只是开始,只有服务保障跟得上,才能实现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张旭东表示,市自然资源部门坚持组织、协调、服务“三到位”原则,建立专班保障、多方沟通、问题解决“三机制”,确保重大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同时,持续推行工业用地审批“承诺制”,将土地出让、不动产权证办理、用地规划许可证核发由“串联审批”变为“并联审批”,帮助企业以最快速度完成从拿地办证到开工建设的所有审批事项,有力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