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不少学生“蠢蠢欲动”——

相约“变美”掀热潮 家长忧虑手术风险

专家提醒:整容需谨慎,不可轻率行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通讯员 邓佳佳

暑假期间,一股整形美容热潮在学生群体中逐渐升温。不少高中毕业生、大学生选择这个时间段“变美”,割双眼皮、打水光针、做光子嫩肤等整形美容项目,纷纷被列入他们的暑期计划。记者采访中发现,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App上,“暑假整容”“暑假变美”“暑假逆袭”等话题的热度不断攀升。

学生“变美”意愿日渐强

“我一直想割双眼皮,现在暑假有时间,也方便术后恢复,等九月份去大学报到时候已经变美了!”刚结束高考的邱同学告诉记者,她身边不少同学都计划在暑假期间做一些整形美容项目,如割双眼皮、隆鼻、瘦脸等。

记者走访了龙岩中心城区的一家整形美容医院,工作人员透露,近期前来咨询和预约医生面诊的学生数量明显增多,其中不少是刚参加完高考的准大学生。“每年高考后,都是眼部手术的高峰期。”工作人员表示,学生选择高考后进行整形手术,主要是因为长达三个月的暑假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恢复时间,而且即将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大多希望能够以全新的外貌迎接新的人生阶段。

“暑假期间整形美容项目做得比较多的还是割双眼皮、痣切除、水光针、光子嫩肤等。”8月9日,龙岩人民医院医疗美容科副主任医师温明辉在采访时透露,高考后的确有不少学生希望通过一些整形美容手术来提升面部形象。这段时间属于“医美高峰期”,前来咨询和进行医疗美容手术的人数大约增长了30%,医生们平均每天需要进行三四台手术。

整形“低龄化”令家长忧心

然而,越来越“低龄化”的整形美容行为,也引发了质疑的声音,有家长认为学生身心还未发育发展完全,不应过早开展整形美容手术。

“整形美容手术毕竟有风险,而且孩子的审美观还不成熟,过早进行整形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万一将来后悔了怎么办。”市民王女士的孩子刚结束高考,也曾提出想要割双眼皮的诉求,但王女士也跟孩子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她认为,目前女儿受从众心态影响,对整形美容手术的风险评估不足,建议她过几年再考虑。

温明辉表示,网络上关于整形美容的信息五花八门,内容也良莠不齐,误导信息很多,需要青少年提高警惕,学会辨别。如果已经决定要做整形美容项目,一定要选择正规场所、正规医生和正规产品,三者缺一不可。

“一般来说18周岁以后就可以做整形手术,因为面部基本已经发育成熟,不会影响后续整形效果。”温明辉告诉记者,16岁以上的孩子如果确实有强烈需求,并经过深思熟虑、充分沟通后可考虑,还要家长签字确认。

消委会建议:谨慎选择 理性消费

针对暑假期间学生群体整形美容升温的趋势,新罗区消委会也发出提醒,建议广大家长及消费者理性看待医疗美容需求,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选择整形美容消费。

一是查看医美整形机构资质。选择到具有医疗执业许可证、信誉度高的正规医美机构消费。掌握基本的医美知识,提高辨别能力,不要盲从医美潮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

二是预付式消费要谨慎。办理预付式消费卡时要选择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医美机构,一次性购买预付卡的金额不宜过高、周期过长。要详细了解预付式消费服务内容等条款,明确办卡费用、使用期限、适用项目及退款条件等。对于某些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利用营销噱头招揽未成年消费者“入局”,推销各类项目及产品,消费者也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谨慎选择医美消费。

三是对医美效果要有合理预期。未成年人由于社会经验少,容易轻信部分商家对于手术效果的夸大宣传。对医美机构承诺的内容,要通过书面形式达成服务协议,其中应包括使用产品、医美预期效果等条款,对于使用的医美产品,还需认真查看产品的生产资质、质保期等相关信息。同时留下可供对比的证据,切勿听信医美机构的口头承诺,以免日后出现纠纷责任归属不清。

四是妥善留存消费凭证,及时维权。如果在医美过程中发生消费纠纷、权益受损的问题,家长及未成年消费者应该及时留存好消费凭证和证据材料,与医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向消费者协会或有关行政部门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