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高科技 实现产业化 为推动“工业强市”建设注入“高新”动能

——访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静


融媒体记者 卢桂林 通讯员 童晓丹 陈荣滨

“龙岩高新区(经开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落实市委‘工业强市’战略部署要求,将新型工业化建设作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做实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赋能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近日,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袁静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对高新区而言,‘新型工业化’‘工业强市’的具体表现就是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助力产业绿色化、数字化、高端化发展。”袁静表示,将在三个新赛道培育行动上发力助推主导产业进位升级。一是以电动技术助推绿色化发展。重点推动龙工、福龙马、畅丰专汽等把握专用车细分市场新契机,推动整体向绿色新能源全面升级并实现量产。二是以网联技术赋能数字化发展。加快推动5G、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产品及生产经营全环节的渗透融合,同时积极前端布局,策划引进公共算力中心项目,填补算力空白。三是人工智能助力高端化发展。加速推动产业向智能、节能等方面转型,全力推动福龙马城市服务机器人、畅丰抢险排涝潜水机器人、翼博特光伏清扫机器人等产品抢攻市场蓝海,打造“机器人+”产业集群,形成智能制造产业新的爆发点。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如何以科技创新加速园区产业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对此,袁静表示,要把科技作为最强驱动,大力培育创新创业主体。近年来,龙岩高新区积极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已拥有大学科技园、青年众创空间等各类高能级创新载体平台47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31家,拥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6家,省级数字瞪羚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1家。龙岩高新区将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支持企业遍开“科技创新之花”:龙净环保的“余热利用高效低低温电除尘器”综合性能和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福龙马的“氢燃料电池专用车系统集成技术”获国家专利优秀奖、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省工业设计金奖等荣誉......同时龙岩高新区在大力引育科创型企业上下足功夫,新落地京东智能制造、聚绅药业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及绿洋环保、金伯龙金属陶瓷新材料等一批高科技项目,孵化了汇天软件、云端智能、龙夏电子、龙新三维等一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切实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护航赋能‘工业强市’建设的重要举措,把服务作为行动坐标,大力打造营商环境先行区。”袁静表示,龙岩高新区在改革服务方面敢于先行先试,力促科技、教育、产业、人才、金融等资源要素融通发展,致力于提升企业创新力。在金融方面,创新“知产”变“资产”的融资新模式,获评全省首个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集中授信园区试点,近500家企业、14家金融机构入驻企业创新积分制平台,受惠企业400余家。在人才方面,围绕“高精尖缺”领域开展人才计划,集聚和培育了一批行业领军人才和项目,并取得了一批全国领先的科创成果,并突破了一批“卡脖子”技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在服务方面,创建全生命周期服务链品牌,打造办事“不求人、不出区、不收费”宜商宜业发展环境,打造“高新事·高兴办”服务新品牌。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高新区的初心使命,龙岩高新区(经开区)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要求,抢抓广龙对口合作和南部新城建设机遇,以新型工业化建设为着力点,继承巩固,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让国家高新区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