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助力民营经济破浪前行——

聚力破解难题 健全营商环境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通讯员 麻小洁

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显著改善,民营经济整体保持平稳态势,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30条政策措施,全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然而,在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下,我市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为此,市政协委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直面现状 把脉民营经济发展难题

“尽管我市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上取得了积极成果,但仍需直面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市政协委员罗丽雯在调研中注意到,当前我市民营经济发展面临四大难题:一是服务企业思想不够开放,部分领导干部对民营经济发展工作重视不够,使得民营企业获得感不强;二是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面临仓储成本上升、产品销路难、企业融资难,以及应收账款拖欠等多重压力;三是企业转型升级动力不足,中大型民营企业面临人才和资金瓶颈;四是营商环境仍有待改善,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等项目招投标上,对民营企业仍存在隐性的准入门槛。

罗丽雯表示,面对这些困难与挑战,各部门必须精准施策,多措并举才能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助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

健全机制 双轮驱动促发展

为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罗丽雯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她建议健全民营经济发展机制,引入激励机制和问责机制,将市场主体数量增长和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领导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增设民营经济投诉中心,健全企业诉求受理机制,分层分类解决企业问题。

“我们还要加大政策性资金投入力度。”罗丽雯认为,可以试点成立产业园发展基金池,推动产业园区转型提质。同时,加快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征信平台,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此外,还要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引导金融资源向民企特别是小微企业倾斜。为了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她还建议建立领军民营企业培育库,通过技术改造、产业链延长等举措,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构建科创生态 优化营商环境

“构建富有活力的科创生态也是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罗丽雯在提案中指出,要加大科创型民营企业的孵化培育力度,引进民间投资机构,鼓励民营企业填平补齐产业链。突出产学研共建共享,在龙岩学院、龙岩技师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增设应用技术型教师岗位,积极对接外部科技创新资源和人才资源。

为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政协委员还建议实施招投标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等待遇,并健全行政失信披露和惩戒机制,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