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罗坊邱赖村:

“硒”望田野产业兴 瓜藤结出“致富果”


通讯员 黄水林 江云华 谢强

盛夏时节,放眼连城县罗坊乡邱赖村,一大片“橙黄色”花海热情奔放,与远处层叠的山峦、近处错落的屋舍交织,汇聚成一幅浓墨重彩的乡村新画卷。

“长廊两侧主要是合作社带头种植的100亩台湾肉丝丝瓜,党员、村民、农户还种植了225亩,现在丝瓜长势非常好,销售渠道畅通。”邱赖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罗水太高兴地指着身后的富硒农田说道。

眼下这充满希望的产业丰收图景来之不易,邱赖村拥有优良的自然环境且土壤富硒,但过去多以种植水稻、烟叶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特色产业不成规模,农业附加值低、土地利用细碎化等问题困扰着该村的发展,村民种植收入普遍不高。

为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邱赖村坚持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支部引领作用,充分利用产业基础和“中国客家硒都”地域品牌,大力发展富硒特色种、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的发展理念。

2018年,在时任福建省立医院派驻邱赖村第一书记王长城的推动下,村“两委”班子多次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商议研讨,最终决定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并通过党支部领办,由村集体投入资金,成立连城县田园居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建立生态蔬菜基地,带动村民就业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有了方向,种植事业有了轻微起色,但销路难题又是邱赖村面临的另一大考验。在省派驻村第一书记的全力牵线对接下,该村丝瓜等果蔬产品落地省立医院、省检察院等单位食堂,并进入永辉超市彩食鲜等,形成了一边走帮扶、一边走市场的销售经营模式。邱赖村严格执行生态标准,丝瓜经厦门大学检测机构抽检,实现了392项农残“零检出”,丝瓜的品质得到了专业的认可。因品质优越,获列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并成为山姆商超的供应商,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经过6年的努力,基地瓜果飘香,结出了累累“幸福果”。其中丝瓜一项种植规模就从一开始试点培育的30亩,发展到现在的325亩,亩产丝瓜8000斤,亩均产值1.2万元,带动了丝瓜产业从业人员100余人,逐步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的双向增收,2024年预计丝瓜产业销售额达400万元,村民增收60余万元,村财增收3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