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龙合作区:

山海协作推动『产城人 』融合发展


融媒体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陈壮

“《龙岩奋发》一文中多处提到厦龙山海协作,作为项目落地服务与‘企业管家’服务的承接部门,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且使命光荣。”昨日上午,厦龙合作区招商服务中心主任林志东提及《经济日报》刊发的重磅调研文章《龙岩奋发》,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

厦龙合作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以人促产”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经过10年努力,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已成为沿海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承接地、福建省较大的工业储备用地和优质项目落户平台。

“在园区建设发展中,我们注重搭建产业发展平台。”厦龙合作区经济事务局局长张亮告诉记者,围绕建设“现代产业新城、未来智慧新城、生态宜居新城”目标,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形成了三创园、数字经济产业园、能源互联网产业园、生态轻纺产业园、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等产业专业园区。同时,与厦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共建、协同招商”的工作机制,联合厦门招引项目累计达72个,总投资291.9亿元。

软硬件设施的完善,让厦龙合作区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具体来说,就是优化配套功能、提升营商环境。”林志东对此深有感触。厦龙合作区聚焦“宜居宜业”目标定位,统筹规划布局与产业园区相配套的厂房、文化、教育、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在服务上,创造性地实施了“企业管家”服务机制,为企业签约、拿地、建设、投产等环节提供全过程“一对一”专业化、个性化的“妈妈式”服务,截至目前,为园区企业和落地项目提供代办服务1000余件,帮助企业招工1万余人。

山海相拥谱华章。厦龙合作区领导干部纷纷表示,下一阶段,将积极探索“飞地经济”,加快推动厦龙山海协作产业园、厦门火炬高新区软件园二期首期“科创飞地”等项目落地,不断丰富山海协作承接载体,努力实现厦门方“资金+技术+管理”优势与龙岩方“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推动两地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