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江南流 至此回龙


闽西篷船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回龙友祥公祠)。梁秀霞 摄

詹鄞森

“天下水皆东,汀江独南。”千回百转,绕山越涧,汀江汇长汀濯田溪后,江面始阔,一路浩浩荡荡,绕过宣成、羊牯,突遇一大村庄,水阔江清,是为上杭官庄,这里是“汀水入杭第一乡”。

站立在上杭官庄的汀江边,心想,这里为什么叫官庄,为什么是回龙?中国革命的百年历史,波澜壮阔,在这里经历了什么,发生了哪些惊天动地的大事?

官庄,原为平安里。上杭置县时,汀州府开辟至上杭的驿道,纵贯官庄。设蓝屋铺、回龙铺等驿站,接纳来往官员。一时人气聚集,商贾小贩云涌,客栈商铺林立,蓝屋驿遂成集市,官庄由此得名。

彼时,陆路不便,水路航运经历任当地官员开发,汀江航道已全线贯通,成为闽粤赣客家地区交通大动脉。回龙成为汀江木材、土纸、山货上下行货物的中转站、集散地。但是,美丽的江河,并未给人民带来幸福。由于官商勾结,物价由商户操控,农民饱受贱卖贵买、不等价交换和高利贷盘剥之苦,船工又受船主压榨。官庄大部分土地为地主、豪绅、巨商所有。回龙、朱堡、朴树、曾泗、珊瑚等村十多户地主,占地1.7万亩,占全部土地的71%。农民不得不租佃土地耕种,遭受重租剥削。不少人倾家荡产,背井离乡。

1926年冬,长汀率先成立船夫工会,后更名民船工会、篷船工会。同年冬,上杭县成立篷船工会。

1929年7月9日,在张赤男领导下,朱堡村举行武装暴动。农民手持长矛、短刀向地主豪绅发起进攻。打土豪分田地的喊杀声震动全村,地主豪绅惊慌丧胆。在一片凯歌声中,朱堡村召开群众大会,建立乡苏维埃政府。

1929年7月17日,红四军第一纵队进驻回龙,在天后宫召开党代表会议,在园坑岭头塘创办闽西兵工厂,造单响枪,称“园坑造”。

1929年9月20日,红军攻打上杭,120多名船工承担渡江运输任务。1932年“五一”前夕,福建省(闽西)木船工会80人参加红军。当年6月,红军东路军第五军团在回龙整训期间,12岁就学撑船的省木船工会青工部部长王洪福,带领10多位青年船工参加红军。原定扩红120人,结果两个月就超额71名。

1930年6月,朱德、陈毅率部歼灭驻扎回龙、白石角的国民党军周志群部后,在蕉坑村公王门口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土地革命和扩大红军;同年12月,在回龙召开闽西篷船工人第一次代表大会,成立闽西篷船工会,驻白石角。官庄于是成为木船工人运动的领导中心。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船工组织整编为河流游击队,在长汀南部、上杭和武平交界河流、官庄回龙、长汀濯田河一带,坚持水上游击斗争,通过秘密交通站运输枪支、弹药、药材、布、盐等物资,护送党的干部,形成打不垮的红色地下航线。

红色官庄,为古田会议的召开、东路军出师漳州、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等重大历史事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1930年到1933年,毛泽东五次到官庄,两次与东路军有关,两次与才溪乡调查有关。从长汀坐船到官庄,上岸珊瑚,再走路到才溪、上杭县城。

1929年11月18日,朱德、陈毅在官庄召开红四军前委会议,陈毅详尽传达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和周恩来的口头指示。他说:“中央认为党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前委领导机关,这是正确的,绝不能动摇。不能机械地引用‘家长制’这个话。”会议决定“扩大闽西赤色区域,建立闽西政权”方针。这是重新确立毛泽东在红四军中领导地位的一次重要会议。

1932年6月8日,红军东路军在官庄鹧鸪塘召开军事会议。毛泽东、朱德、王稼祥、叶剑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红一军团参谋长陈奇涵,红五军团总指挥兼红十三军军长董振堂,红五军团政委萧劲光,参谋长周子昆,红三军军长徐彦刚、政委葛耀山,红四军军长王良、政委罗瑞卿、参谋长粟裕,红十三军政委何长工,红十五军军长兼政委左权,红十五军副政委乐少华等,这些后来共和国的将帅,都把脚印留在汀江边的官庄。此次官庄会议,成为红军在闽西召开的一次规格很高的军事会议。

红军东路军官庄会议前后,红一军团、红五军团数万官兵进驻官庄。官庄的木船工人承担了繁重的红军渡江运输任务。他们调集大量木船,组织起大批人力,群众脱门板、献木料、扎木筏,协助红军架设白石角—回龙、德康—官庄两座浮桥,保证了红军顺利渡江,使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取得胜利。

大江南去,风流仍在。一代战将英雄的遗迹,依然“郡邑浮前埔,波澜动远空”。

如今,我们默立在吴富莲烈士纪念碑前,深深表达对一代革命英雄的敬意。这里安葬了120位烈士。纪念碑前是烈士的事迹介绍。

2011年7月,官庄乡党委、政府在烈士家乡官庄吴屋,建起了吴富莲烈士纪念碑,以纪念这位年仅25岁的红军女政委和那些有名无名的英烈。

官庄,美丽的青山绿水,蕴藏着那么多文化遗存。古驿站、古渡口、古码头、古道、古路、古桥,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正在利用起来,发展文化旅游事业。

有着“小香港”美誉的回龙,因为富庶与繁华,留下了许多精美的古建筑:回龙桥、树人蓝氏宗祠、友祥公祠、林逢春家庙、林能才大院、临渊寺、天后宫等等。

天后宫建在汀江边上,历经两百多年风雨,石梁石柱石斗拱构成石结构门楼,精美的石刻石雕,使回龙天后宫成为闻名遐迩的建筑典范。

建于清道光初年的福泉天后宫,在官庄西岸,新建的镇龙寺金碧辉煌,门前紫薇开得正旺。

一路的红色标语,一面老墙上“洋药纸栈”招牌还是那么清晰,汀江水依旧滔滔南流。

汀江边,樟树翠竹遮天蔽日,绿树成荫,古樟参天极目,郁郁葱葱。官庄大桥下汀江两岸7公里的绿色长廊,有4处古香樟树群落,近千株樟树历经千年风霜,巍然立于闹市,任凭流年飞逝,把一身的芳香、满树的新绿,奉献给脚下的土地。

官庄,汀水源头、古代官驿、红色土地、油茶之乡、花猪基地、生态畲乡,这些丰富的资源,正在续写“乡村振兴”和“生态福地、美丽畲乡”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