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株金毛狗蕨落户上杭白砂林场


日前,笔者在上杭白砂国有林场郁郁葱葱的人工杉木林下看到,一种形似“狗脑袋”的古老植物长出细长阔大的“绿叶伞”,仿佛孙悟空头上的凤翅紫金冠,随风摇曳。这些“狗脑袋”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笔者采访了上杭白砂国有林场场长邹秉章。

原来,这些长相可爱的生物起源于侏罗纪时代,因状似伏地金毛狗头,故称金毛狗蕨。金毛狗蕨不仅拥有极高的观赏价值,还蕴含着重要的药用潜力。在最新版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金毛狗蕨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邹秉章介绍,2021年底,龙岩市、漳州市先后破获两起危害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共查扣金毛狗蕨10万余株。白砂林场主动请缨,在全省率先认领了3万株,并与龙岩市林业局共同打造涉案珍稀植物迁地保护基地,规划面积800亩。

为了确保金毛狗蕨能够顺利适应新环境,白砂林场先后向中科院、省林科院、福建中医药大学等专家咨询请教,经过多番修改和论证,以及现场勘察、对比试验,为金毛狗蕨挑选最佳“安家”场所。为了让这批客人“安心落户”,林场又建立了金毛狗蕨濒危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园档案,让每一株金毛狗蕨都有档案,有身份。

在此基础上,白砂林场针对部分村民长期以来对野生植物的无意识破坏行为,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开展以案释法,并在沿途设置普法警示宣传牌、珍稀植物简介牌,以图文形式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全面了解保护珍稀动植物的重要性。

据介绍,今年以来,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技术支撑下,白砂林场与福建和康药植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实现了金毛狗蕨仿野生产业化种植,下一步将建立珍稀野生植物种子库、基因库,有效保护遗传资源。

(通讯员 吕洪荣 吴小霞 严益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