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全力以赴打赢防汛救援硬仗


通讯员 李良英

6月25日下午,94750部队、市森林消防支队、市消防救援支队及武平县消防救援大队、武平县民兵应急连救援人员完成了在武平县中赤镇的抢险救灾任务,启程返回。当地干部群众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最诚挚的情感,与他们依依惜别,现场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令人动容。

时间的指针回拨到6月16日。当天,武平县域突发特大暴雨,全县17个乡镇(街道)中有14个乡镇24小时降雨量超历史极值,5个乡镇12小时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日降雨量最大为中赤镇426.5毫米。持续强降雨导致武平县多地发生山体滑坡、内涝、电力中断、通信中断、道路受阻等险情灾情。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时间,武平县17个乡镇(街道)11.6万人受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9.73亿元。据省气象局评估,本轮武平县暴雨过程虽持续时间短,但暴雨过程综合强度、暴雨范围和雨强均达“极端事件”标准,县域大部地区致灾因子危险性达高危险等级,造成重大自然灾害。

面对罕见的汛情灾情,武平县委、县政府闻“汛”而动,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全面动员、迅速响应,在一天时间内,逐级提升防汛防台风应急响应级别至I级响应,全县实行停工(业)、停产、停课、休市“三停一休”。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抢险救援指挥部,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援、医疗救助、交通通信、善后处置等工作,紧急调度市县相关救援力量1676人赶赴各受灾点开展应急救援抢险,县处级领导干部第一时间深入挂钩乡镇,靠前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平县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紧急避险人数10886人、紧急转移安置756人,累计转移群众6.86万人,转移群众均已妥善安置,全县受灾乡镇考生一个不落参加中考。全县3520名干部下沉一线,开展通信保障、电力恢复、伤员救治、险情消除、清淤消杀、后勤保障、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等工作。

汛情就是命令,危难方显英雄。强降水导致下坝乡大成村通往外界的道路被山体滑坡完全阻隔,通信中断,大成村陷入了与外界失联的困境。为了百姓的安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刘永清和其他干部一道,一户户查看,组织村民赶紧转移。在他的带领下,全村没有一个群众伤亡,老老少少“一个都不少”。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武平县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以初心和使命,凝聚起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梁野山下最美“党旗红”。

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平民英雄”互帮互助、勇救危难。年近花甲的中赤派出所辅警童大春暴雨中接连转移8名受困群众、中赤镇中赤村村民童城昌和童富元在激流中勇救19人脱险、社会救援队伍用“蚂蚁搬家”的形式徒步翻山越岭运送救灾物资、“爱心厨师”危志龙每天为受灾群众免费供应热饭热菜......没有豪言壮语、害怕畏缩,只有勇往直前、尽心尽力,一个个“平民英雄”的动人事迹同样无不让人潸然泪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消防救援队伍、市直部门、兄弟县(市、区)救援人员大力支援武平受灾地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爱心企业漳州鹰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出动4名技术保障人员,通过100公斤载重无人机,为暂时还未通电的地区空运发电机实现临时供电;市卫健委组建专业消杀队,分批支援武平县的各个乡镇、村进行灾后消杀和指导受灾群众配置消杀剂;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以捐款捐物等形式支援受灾地区,希望受灾群众早日恢复正常重建家园的生产生活。

截至6月24日,武平全县共投入197支队伍10593人次进行抢修救灾,全县所有行政村均已实现“四通”,清淤清障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开展5轮以上消杀,累计消杀面积近194万平方米,共接受社会各界捐赠人民币1007万元 ,捐赠救灾物资价值人民币261.16万元,防汛救灾物资80批次。目前武平县正加快恢复重建,细化制定灾民安居保障、道路交通修复、农田设施修复等10个子方案,力争今年12月底前完成灾后重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