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聚磅礴伟力 情深谊长向未来
——新时代对口支援福建龙岩工作综述
2023年3月在京组织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对口支援龙岩市工作推进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支援挂职干部工作经验交流会
组织开展“红旗不倒、老区不老”龙岩红色故事进京宣讲活动
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
连城新型建材产业园
编者按
5月27日,中国改革报整版刊发新时代对口支援福建龙岩工作成效,本报予以全文转载。开展对口支援福建龙岩革命老区工作以来,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不断创新对口支援模式,拓宽支援路径,形成了对口支援龙岩的特色经验和模式。
■翟风采
开展对口支援革命老区工作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随着《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新时代中央国家机关及有关单位对口支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工作方案》出台,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怀着对闽西革命老区的深情厚谊,不断创新对口支援模式,拓宽支援路径,在项目、资金、人才、智力等方面给予闽西全力支持,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基础设施改善,加深了双方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对口支援福建省龙岩市的特色经验和模式。
4年来,中央单位先后选派2批16名干部人才,怀着对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对龙岩7个县(市、区)展开了全方位支援,用不凡业绩谱写了报效祖国、建设革命老区的人生乐章,为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贡献了对口支援的最大力量。
4年来,来龙岩对口支援挂职干部牵头引进推动项目61个、涉及资金332.3亿元,其中各部委、央企直接支持项目29个、支持资金12.5亿元。80%以上的援建资金投向基层、投向民生,有效促进了当地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
高位推动
持续提升受援地内生动力
对口支援工作开展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我们永远不要忘记老区,永远不要忘记老区人民,要一如既往支持老区建设”等重要嘱托,秉承健全机制、高位推动、产业先行、紧密协作的模式,积极推动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不断激发受援地的内生发展动力。
全国政协办公厅选派牟科发,中国外文局选派王洋,分别担任第一批、第二批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对口支援龙岩挂职干部联络员。中央台办、住建部、文旅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电网、中建集团、国投集团等对口支援单位领导,多次带队来龙岩开展对口支援工作调研或召开部县联席会议,高位推动对口支援工作走深走实。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口支援龙岩工作,在出台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措施的基础上,省委组织部每批均安排32名省有关单位干部来龙岩挂职,配合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对口支援龙岩工作。
“要推动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就必须把对口支援政策优势转化为老区发展新优势,除了落实常态化‘上省赴京’对接工作机制,还要推动项目的签约落地。”龙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陈明生说。
当千载难逢的机遇来临,闽西人民倍加珍惜。龙岩市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龙岩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与对口支援各部委、央企高层领导开展交流互访30余次,协调落实对口支援重大事项80余项,对接并促成中央台办、住建部、文旅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国家电网、中建集团、国投集团对口支援全市7个县(市、区)工作方案全部印发实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闽西的互动交流和深度帮扶。
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完善体制机制是关键。龙岩市在全省第一个成立了正处级的市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各县(市、区)均组建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的专职机构。《关于进一步做好对口支援工作的十二条措施》《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龙岩原中央苏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对口支援龙岩产业园区工作方案》等文件的相继出台,更是在援县促市、政策引领、加强沟通对接、强化项目带动、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明确了具体措施。
各县(市、区)高位对接,设立专门机构,健全制度措施,制定工作方案,对接工程项目,加强政策研究,强化贯彻执行,努力把对口支援带来的新机遇、新优势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与此同时,围绕龙岩全市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对口支援单位的职能、资源优势,由市一级统一制定下发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滚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并根据每年工作计划和进度动态调整,通过现场调研、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及时协调解决项目(事项)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项目引领
铆足干劲跑出发展加速度
山清水秀的闽西大地,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挂职干部来龙岩后因地制宜,把“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形成了全面推进对口支援的崭新局面。
初夏之际,走进中建集团对口支援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钢结构智能制造生产线发出阵阵轰响,工人们有序地进行着操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我们发挥中建集团建筑全产业链优势,以产业支援为对口支援长汀的主导方向,为长汀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贡献中建力量。”中建集团派驻长汀县挂职县委常委、副县长的钟清表示,产业园内签约落地项目达产后每年可带来35亿元产值,带动3000个就业岗位,创造1.2亿元税收。
当前,在这座位于长汀县古城镇的产业园内,中建福建模块化工厂集成箱房生产项目已建成投产,鹏远高端钢结构生产制造项目、加楷爬架铝模项目均已开工建设,中建海峡长汀公司等3家公司已正式运营。园区针对需求量大、产品有较高附加值、销售对运距不敏感等特点的建材产品进行精准产业布局,对中建优质供应商、中建生产型子企业和长汀乡贤企业家、长汀本地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目前,中建集团累计向长汀捐赠引进资金近1亿元,已签约引进项目10个、总投资23.45亿元,投资1亿元的集成箱房生产制造项目在产业园落地投产,推动新签约产业园产品订单合同12.7亿元。
为了推动对口支援走上“合作造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建集团专门出台了《长汀绿色建材产业园帮扶方案》,并将“落实对口支援长汀县工作”写入集团与福建省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通过产业园冠名、支持规划建设、提供产业发展智力支持、引导中建企业投资建厂、协助招商引资,特别是定点包销、价格补贴、保支付时效等具体举措,扶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自此,围绕产业发展上下游的企业开始集聚,形成一条特色产业链,带动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支援革命老区,助力龙岩发展,这是一场真情温暖的同行,也是一场实干奉献的接力。中建集团是众多对口支援龙岩力量的一个缩影,把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正是新时代对口支援革命老区的真实写照。
——中央台办帮助漳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国家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等项目,推动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中心项目建设、竣工,并支持首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在漳平市成功举办。
——住建部支持龙岩市成功申报国家首批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共获中央财政3年9亿元资金支持;支持龙岩市连城县和永定区先后成功申报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区),共获中央财政资金近8000万元;支持龙岩市3家建筑业企业晋升特级资质。
——文旅部帮助永定区获得各类文旅资金累计2.4亿元,支持永定区入选首批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永定土楼“振成楼”微缩模型成功入藏国家博物馆、龙岩市非遗馆建设项目列入国家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库。
——退役军人事务部指导龙岩市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指导上杭县、连城县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县”;下拨990万元支持上杭乡镇、村(社区)级退役军人服务场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推动中国爱国拥军促进会向上杭困难退役军人捐赠慰问金、慰问品等。
——国家电网帮助新罗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引进生产性项目17个、总投资68亿元;推动新罗区与国网英大产业基金、龙岩投资集团三方成立10亿元的龙岩鑫达基金;支持龙岩市10家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列入国网招标采购目录,去年成功中标产品订单1亿多元。
——国投集团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智慧助力县域经济发展”为思路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为武平新型显示产业发展引进高端智库院士专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国投聚力与龙岩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将“全方位推动对口支援武平工作”写入集团与福建省政府签署的框架协议。
......
一项项对口支援成果,拓宽了龙岩各县发展路径、夯实了产业项目支撑。漳平市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抽水蓄能电站成功列入国家、省抽水蓄能电站选点规划。新罗区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引进投资12亿元的太阳环保型电缆生产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全区电力装备龙头企业零的突破。上杭县争取退役军人事务部投入2445万元支持烈士纪念设施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烈士集中安葬区建设项目二期被列入国家2024年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武平县争取国投集团投入4755余万元用于民生事业和东留镇黄坊村党建项目建设。连城县在住建部的支持下,建成四角井历史文化街区一期,争取11个对口支援项目帮扶资金1.3亿元,并协调国家管网集团将“西气东输”天然气管网连城段项目列入“十四五”规划,即将开工建设。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勾勒出对口支援龙岩国家行动的巨幅画卷。4年来,援受双方协同配合,实现援岩模式由单向支援向双向合作转变。去年3月,龙岩市委、市政府首次在北京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央企对口支援龙岩市工作推进会,会上签约项目11个、总投资168.5亿元。全市选派30余名干部到中央部委、省直单位挂职交流,其中永定区、武平县分别与文旅部、国投集团签订互派挂职干部协议。
此外,为了充分发挥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等优势,龙岩市组织宣讲团先后赴中央台办、文旅部、住建部等10多家中央国家机关和央企开展闽西红色故事宣讲。在第二届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现场经验交流会上,龙岩作为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代表作了典型经验交流发言,进一步提升了闽西革命老区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大爱无言
不负使命筑梦红土地
一次闽西行,一生闽西情。时刻把受援地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是挂职干部的共同特质。同时,为了留下“带不走的队伍”,挂职干部言传身教、倾囊相授,实现受援地人才发展观念转变、工作能力提升。
“加快老区苏区振兴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们的使命,更是责任。到了龙岩就是龙岩人,我们要真‘挂’实干,扎根龙岩、服务龙岩,把龙岩当成第二故乡。”时任挂职龙岩市委常委、副市长的牟科发说。作为从全国政协办公厅选派到龙岩挂职的干部,他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作用,团结带领第一批挂职干部人才建体系、搭平台,争取政策、跑项目,推动了一批事关龙岩长远发展的重大事项落地,并实施一批科技攻关项目,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解决了一批企业“卡脖子”技术难题。
“对口支援革命老区是党中央着眼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充分发挥对口支援中央单位的政策、资金、人才等资源优势,着力将政策优势转化为老区发展新动能,以实干实效实绩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作为中央单位第二批对口支援工作队联络员,挂职龙岩市委常委、副市长的王洋表示,在龙岩工作期间,中央、省直单位派出的全体挂职干部把项目建设、产业发展作为推动对口支援政策落地的重要抓手,积极牵线搭桥、破解难题,围绕“单位所能,龙岩所需”,在推进重点产业项目建设方面取得了新成效,在释放政策帮扶红利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在健全完善工作机制方面开创了新局面,在向上争取政策支持方面迈出了新步伐,在深化交流合作方面达到了新高度,构建起人才、产业、项目、创新等相结合的对口支援工作新格局。
“来挂职,就要脚踏实地干实事。”挂职漳平市委常委、副市长的陈元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用好用活龙岩市支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相关政策,主动争取中央台办支持,全面推进挂职工作开展;挂职龙岩市新罗区委常委、副区长的田峰,充分发挥挂职干部桥梁纽带作用,理顺工作机制,迅速融入基层,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加快推动1468亩能源互联网产业园区建设,累计帮助园区企业协调解决10类21项实际问题和困难,以优质高效的营商服务保障和促进企业投产达产。
2022年,挂职连城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的程嘉音接过对口支援“接力棒”,到连城县挂职。他联络上下,深化对接,推动连城县成功入选2022年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市、区)名单,实施新型建材产业园等项目88个。而挂职上杭县委副书记、副县长的范垂青,积极推动上杭县烈士集中安葬区项目、“八一”上杭老兵之家项目建设和福建德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等方面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老百姓需要看得见的实效,我们挂职干部希望争取到更多的资金、项目、政策来助力老区苏区发展,并在体制和机制上理顺,加强对口支援双方沟通。”文化和旅游部派驻永定区挂职区委副书记、副区长的田侠说。
“我把武平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立足‘武平所需,国投所能’,通过强化顶层规划设计、设立产业基金、重点项目投资和人才支撑,助力武平全方位推动新型显示产业可持续发展。我做到了用心用情用力,不留遗憾。”国投集团派驻武平县的挂职干部张雅静有感而发。
4年间,挂职干部深入基层和田间地头,和当地干部一起走村入户,访贫问苦,认亲交友,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他们用自己的品格、情操和信念,赢得了闽西革命老区群众的信任与爱戴,也取得了累累硕果。
“挂职干部不辞辛劳,努力克服诸多困难,始终坚持真情融入、真抓实干、真锤实炼,在龙岩红土地上留下了推进共同富裕的深刻烙印,为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闽西人民心里满怀对他们的感谢和敬意!”说到这些年的对口龙岩挂职干部工作,龙岩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市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严炳坤竖起了大拇指。
健全机制
携手同心迈向新征程
如今,对口支援闽西工作正成为促进交往交流交融走深走实的重要载体,援岩干部身肩时代之责,满怀报国之志,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援岩为什么?援岩做什么?援岩留什么?”的时代之问。而这背后,离不开龙岩市加强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激励担当作为,为全体挂职干部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条件。
挂职干部到任后,龙岩第一时间将对口支援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重点项目、重点工程”范畴,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落实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对口支援各项工作。
为了切实从工作、生活上为挂职干部排忧解难,龙岩市制定下发了《关于明确中央机关和省直单位来岩挂职干部医疗保障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开展挂职干部及时性奖励工作,建立正向激励体系。截至目前,分三次对两批挂职干部进行及时奖励,其中,记三等功26人。同时,结合各批挂职干部来龙岩工作周年、期满等重要节点,由龙岩市委宣传部、龙岩市融媒体中心策划开展对口支援工作成效集中宣传报道等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对口支援工作的浓厚氛围。
“我们积极组织开展挂职干部临时党支部活动、座谈交流、外出学习等,帮助他们第一时间融入龙岩这个‘第二故乡’,帮助他们找到自身优势与龙岩发展的结合点。”龙岩市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肖俊说。
目前,龙岩7个县(市、区)均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对口支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对口支援工作责任管理体系,并出台来龙岩挂职干部管理服务办法,深化挂职干部合作交流平台建设。
多措并举下,对口支援龙岩的力量坚持久久为功、绵绵用力,援岩干部人才大力发扬新时代“苏区干部好作风”和老区精神,同闽西儿女一道奋斗、一道前行,让闽西的发展更有速度、民生更有温度、幸福更有厚度。
放眼闽西大地,一派恢宏壮观的发展胜景,红土地上生机勃发。当前,龙岩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民人均收入稳居全国20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前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发展“5+N”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2+4”工业产业;对内对外开放能力不断提升,为深度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基础。
“4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批又一批对口支援干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为闽西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作出了积极贡献。接下来,我们将在对口支援干部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持续发力,跑好‘接力赛’,加快推动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龙岩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厦生说。
(本文配图由龙岩市苏区振兴发展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