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高层次人才工作室:
让优秀本土人才“花开满园”
■通讯员 肖文秀 黄晓萍
“叹沦落天涯,辜负韶华。两鬓催,飘零无憔悴......”近日,汉剧折子戏《百里奚认妻》在武平县传统文化街区兴贤坊的梨园粉墨登场,只见杜氏扮演者邱鹭萍手抚古琴吟唱一曲《叹沦落》,字正腔圆、哀婉动听......
2017年,邱鹭萍从龙岩艺校毕业,来到武平县汉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从一名配角演员到“当家花旦”,邱鹭萍用了六年时间华丽转身。除了个人的勤学苦练,还得益于武平县汉剧传承李惠珍、钟文锋人才工作室汉剧艺术的薪火相传。
以1-2名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教学名师、专家名医、艺术创作、民间技艺、非遗传承等方面资深人才为专业技术领衔人,以“师带徒”方式培育专业后备骨干,每个工作室选定10名以上优秀人才为骨干成员,形成领衔人带骨干成员,骨干成员带培养对象的专业“梯队”培养模式......经过六年多的尝试与探索,武平县逐渐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土人才培育的发展新路径。
“多亏了饶院长开的中医妙方和精心施治,我原本每天除了要打针吃药,每周还要做血液透析,目前只需定期服用少量中西药就好,各项指标也都正常了......”江西寻乌尿毒症患者张先生口中的饶院长正是武平县中医院院长、武平县糖尿病专科饶伟英名医工作室领衔人饶伟英。
创建“省级重点专科”糖尿病科,建立“国家一级实验室”糖尿病实验室,入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名单......
在武平,像饶伟英一样的本土优秀“专家”不在少数,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林永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李国潮、中国美术协会会员刘炎盛、国家一级武术教练员王益东、全国优秀教师陈伟光......
如何用好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发挥领衔人作用,让越来越多的优秀本土人才崭露头角?武平县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着力开展“传帮带”式定向培养,助力更多优秀本土人才成长成才。截至目前,武平县已连续打造两批次共25家高层次人才工作室,涵盖教育、卫生、文化、艺术等多项领域,培育各方面优秀本土人才约420余名。
为保障武平县高层次人才工作室高效运行,武平县还先后出台了“梁野英才”聚集计划及“才聚武平·智创未来”“1+7”人才政策,制定《武平县高层次人才工作室建设管理办法》,按照专业行业和学科领域,明确三年培养目标,给予每家人才工作室5万元建站补助,管理期内每年3万元工作经费补助,为人才工作室发展“保驾护航”。
广纳百川,用心育才。“武平县高层次人才工作室从开始走来,一路摸着石头过河,逐渐形成了武平特色的育才模式。相信,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本土优秀人才在这里精彩绽放、花开满园......”武平县委人才办主任蓝国荣对武平县高层次人才工作室的未来充满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