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龙岩市老年大学:
课程新颖 学员争做时尚“弄潮儿”
老年学员们正在向张小运老师学习手工艺术泥塑
■通讯员 黄旭 丘智华 文/图
5月17日,在市老年大学主校区手工艺术泥塑课堂上,学员们跟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泥塑资深手艺人张小运老师学手工捏小动物,搓圆、按压、刻画......学员们每个步骤都细致入微、有模有样。
“手工艺术泥塑是咱们老年大学今年新开的课程,它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们学习泥塑后都非常感兴趣,它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锻炼我们的脑力以及手力。”手工艺术泥塑班班长张玲珠说。
课堂上,张小运将手工泥塑的起源、发展及运用,通过结合现场实践教学等方式娓娓道来,在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同时,激发了老年学员们的学习热情,也开拓了学员视野。
随着社会各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越来越多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市老年大学通过开设了闽西汉剧、手工艺术泥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课程,并整理编印《龙岩市市级以上非遗资料读本(精选)》教材,让学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更直观、更深刻的认识。
近年来,龙岩市老年大学积极顺应信息化时代,在课程设置方面主动应变求变,根据老年朋友时下的需求及时调整、科学设置。不仅如此,市老年大学还广泛听取在校学员的意见建议,了解学员心中所需,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在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创造新的“吸引点”。如2018年春季学期开设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受到了学员们的热烈追捧,此后相继开设智能手机摄影应用、智能手机视频编辑、智能手机抖音应用,手机摄影后期处理等课程,为喜欢“赶时髦”的老年朋友开辟了深造的学习天地。2024年春季学期,市老年大学共开设智能手机应用类课程8门,报名学员多达600余人,每学期组织开展智能手机应用专题讲座2次,越来越多的“无G老人”摇身一变成为新潮的“5G老人”。
“每学期我都要报名智能手机应用的班级,最先学会了滴滴打车、点外卖、线上预约医生等操作,现在对拍摄视频及后期编辑也游刃有余了,如今我使用智能手机的水平越来越高,甚至超越了自己的孩子。”智能手机应用班学员何家涛笑呵呵地说。
得益于2024年主校区的启用,市老年大学开设了无人机航拍摄影、居家手工花艺、离染古琴、中医四时养生与家庭急救等多门类课程,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也吸引了愈来愈多的老年朋友加入老年大学的课堂,满足老年学员多元化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