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传承苏区好作风,深化拓展“三争”行动,聚力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
项目落地见成效 发展跑出加速度
■融媒体记者 石芳 通讯员 谢力
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闽西老区苏区用实践印证,这是“老区的发展根本要靠自身骨头长肉”的题中之义,也是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抓手。
项目是发展的依托和支撑。塔吊林立的景象传递着发展信心,机器轰鸣鼓舞着奋斗干劲。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落实省委工作要求,传承苏区好作风,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项目落地成效初显,发展跑出加速度。
突破 在重大项目的落地攻坚中
备受关注的广药王老吉(龙岩)产业园(永定)生产基地项目在23日迎来强夯进场施工的重要时刻,力争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广汽紫金新能源电池综合利用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上杭工控紫金年产3.5万吨冷轧高精铜板带项目均已成立项目指挥部,专班式推进,正按既定建成投产的目标有序推进中......
春潮涌动的闽西大地上,全市上下奋力争优、争先、争效,一批牵动闽西发展大局、关系龙岩百姓福祉的大项目、好项目纷纷突围突破。龙岩新机场立项获国家层面正式签批,龙龙高铁龙岩至武平段建成通车,武平至梅州段正式启动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6日,13个广龙对口合作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工,广州4家世界500强企业均有项目落地龙岩,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生物医药等领域,进一步掀起了我市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的新热潮,在龙岩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断提升格局视野,跳出龙岩看龙岩,立足全国全省大局找定位、谋发展。”我市持续深化大招商招好商行动,紧紧抓住与广州对口合作的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闽东南等发展前沿,推动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为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注入新动能。
成效 在振奋人心的现场里
翻开我市去年的发展历程,一处处如火如荼的项目攻坚战场,一组组动人的数据,都见证着龙岩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精气神。
去年,十大重点工程项目完成投资65.3亿元,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98.7亿元,1100个攻坚项目完成投资1450.3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36.2%、134.8%、130.1%,384个项目实现开工建设,499个项目实现建成或部分建成。
今年,我市延续去年的攻坚势头和发展态势。记者昨日从市发改委、项目开发中心获悉,前两个月,十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8.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6.4%,龙岩新机场建设项目、广汽紫金新能源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等取得实质性进展;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2.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6%,新开工建设项目13个;1012个省、市、县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28.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20.5%,新开工建设项目130个,14个项目实现建成或部分建成。
筑巢引凤,汇聚源头活水。强优企业纷至沓来、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招商引资不断取得新突破。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实现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60个,总投资1765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投资708亿元。新开工招商引资项目521个,总投资1162亿元;新竣工投产招商引资项目278个,总投资400亿元。
担当 在党员干部的风尘仆仆里
项目落地见成效和坚定发展信心决心,源自于全市上下勇于奋斗的精气神,源自于龙岩的政策和服务。
“强化一线站位谋发展、一线担当促发展、一线作为抓发展。”市领导率先领学、以学促干,党员干部自觉传承苏区好作风,以“千名干部挂千企”等活动为抓手,大力践行“脚底板工作法”,“身入心入”基层一线、直面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协力推动闽西高质量发展。
用心用情的服务,由数据来说话。2023年,龙岩1015名领导干部累计深入1500家重点企业开展帮扶8365人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各类困难问题4017个。今年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新春大走访专项活动,深入企业一线,摸实情、送政策、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开展走访3256人次,收集企业困难问题258个,目前分类破解中,帮助企业家放心投资、安心经营、舒心发展。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新时代新征程,全市上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使命感,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在生机勃发的龙岩大地上继续书写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