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两年来,我市持续贯彻落实示范区建设方案总体要求,不断向革命老区共同富裕 示范市迈进——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美好生活有滋有味
特巡警在中心城区巡逻
壹公益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
龙岩实验幼儿园幼儿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永定环兴楼沉浸式体验演出现场
新罗金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辖区居民开展演出活动
连城马拉松比赛现场
■ 融媒体记者 刘菲菲 刘玉荣
就学、就医、养老、出行、文娱......公共服务看似是“小事”,对应的却是民生“大事”,一桩桩、一件件都和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过上美好生活,是人们的共同期盼;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2022年3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之后龙岩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了《龙岩市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行动方案》,明确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任务,为龙岩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两年来,全市各地区、各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落细行动方案的各项措施,以一系列务实之举,聚焦教育、医疗卫生、市域社会治理、文体事业、城乡公共设施,共建共享,让人民群众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向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市迈进!
托举未来 办人民满意教育
“新学校环境优美,各项设施条件也特别好。”龙岩初级中学东肖分校七年级的陈同学对于新的校园环境十分喜欢,满怀期待地开启了学习新旅程。
近年来,在闽西大地上,一座座新建的现代化学校与教学楼拔地而起。龙岩中心城区的龙初东肖分校一期、东山中学高中部、东山三小一期、小池中心小学、锦山二小二期等5所学校交付使用;武平刘亚楼红军小学、始通幼儿园教育扩容项目顺利竣工投入使用;连城姑田中心小学、连城县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教育项目顺利完工......一所所学校如期交付使用,为家长学生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全市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一派生机。
2023年以来,我市教育部门聚焦“教育强市”建设,致力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点布局,持续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闽西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目前,国企领办的小区配套幼儿园已开园16所,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3.04%。公办园领办托育园试点工作也有序开展,7个县(市、区)已有70所公办园开设托班,有效解决入托难题。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主要学科质量监测成绩、中考成绩位居全省前列。以“双减”推动教育发展,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现课后服务“5+2”全覆盖,中心城区学校实现“2+3”课后服务模式占比94.3%,实现减负提质增效。
——普通高中多样特色发展。2023年高考成绩稳中有进,全市19人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特殊线上线率、本科线上线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清北录取人数、600分以上人数均超过2022年。
——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成效更加凸显。龙岩学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龙岩学院2项成果获国家级行业奖,依托校技术转移中心促成交易项目数58项,完成省专利奖申报1项,市专利奖申报3项。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扎实推动“抖音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福龙马环卫装备产业学院、福源药膳产业学院等3个省级产业学院项目建设。龙岩技师学院充分发挥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获国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立德树人,孜孜以求。回眸过去这两年,我市教育事业发展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让更多的适龄人群有书读、读好书,推动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健康龙岩 托起百姓“健康梦”
初春,万物苏醒。在龙岩市第二医院眼科中心,龙岩市首例眼角膜移植手术顺利完成,71岁的患者老钟在摸黑30多年后得以重见光明。
老钟被诊断为“右眼角膜穿孔、右眼角膜炎、左眼角膜白斑、双眼白内障”,急需角膜移植。一直以来,需要角膜移植的患者都得奔波于北上广的大型医院。如今,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角膜病专家的帮扶指导下,龙岩市第二医院也能开展该类手术。“不用出龙岩,就有天津的知名专家来做手术,安心又放心。”老钟的家人激动地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医疗服务是社会各方高度关注、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民生要事,医疗保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两年来,龙岩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纵深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公共卫生服务保障,落实30条措施助推“健康龙岩”建设,持续深化“三医协同”发展,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与京津广高水平医院深度合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全面提升全市及周边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就近公平享受高水平医疗服务的需求。
——有效提升医疗服务能力。重点实施“1+1+5+20”工程,即建成1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1个智慧健康信息平台,组建心脑血管、肿瘤等“5大学科群”,培育20个省级以上临床重点专科,优化中心城区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市第二医院康复综合楼、市中医院北部新城分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常住人口800人以上行政村公益性村卫生所标准建设实现全覆盖......闽粤赣边区域医疗卫生高地、全国医防融合示范市正日渐完善。
——持续推进优质资源共享。围绕打造全国分级诊疗示范市,依托广州高水平医院,通过学科共建、远程医疗等方式,促进一流优质医疗资源平移共享,实现“大病基本不出市”;依托市级龙头医院,建设县级医院县域龙头,组建重点专科联盟,建设医学检验等六大“资源共享中心”,持续开展县域巡回医疗和派驻、“百名医师下基层”等服务,实现“常见病多发病不出县”。
——全面落实“降本减费利民”。扎实推进医保DIP付费改革全国试点工作,推进高血压、糖尿病用药保障全国示范城市建设,建立“两病”样板诊室,持续推动“三降一控”;深化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机制,借力三明采购联盟,实现药品集采、用量较大普通耗材集采、检查检验结果互认3个100%。深化医疗服务提升示范行动,推广诊间结算、床边结算、“无陪护”、家庭病床等,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2023年以来,我市抢抓与广州对口合作的重大机遇,实现广州11家国内顶尖医院与我市12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打造各类引才平台5个,“柔性”引进专家团队12个,名医、名院长20名,建立21个名医工作室,合作共建了83个重点专科,输送了32项新技术新项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顶级医疗服务,受到闽西百姓大力点赞。
民生事业齐头并进
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理等方面事业加快推进的同时,我市其他民生事业也齐头并进。
——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我市群众安全感率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2022年创出历史新高。加大电信诈骗、涉麻制毒等问题整治,7个县(市、区)全部退出全国、全省禁毒重点整治名单,滞留境外涉诈人员排名退出全国前50名,“1334才溪工作法”被中央政法委推广,全国市域治理试点合格城市创建通过省级验收、中央复核。
——加快推进残疾人居家无障碍改造。我市让老年残疾朋友真正能上得楼、坐得下、起得来、走得动、出得去:市残联为近2.4万名老年残疾人提供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补贴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每位持证老年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险,老年残疾人健康服务得到保障。同时,扎实开展精准康复服务,2023年全市共为1.5万名有康复需求的老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康复服务率达100%。
——不断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全市城乡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5%以上。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民政部门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适时提高低保标准,我市困难群众低保标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23年,全市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25亿元。同时,着力提升儿童福利水平,做好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2023年,全市共发放困难儿童保障金2050万元,让他们充分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2024年3月,上杭县入选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发展体育产业,不断探索对外交流合作,成功举办第十五届海峡论坛·两岸(连城)棒球文化节、海峡两岸体育嘉年华漳平舞龙舞狮大赛等对台交流赛事活动;成功举办全国女子垒球冠军杯赛、中国筏钓达人电视(网络)直播精英赛等多个全国大赛。永定区龙湖挂牌中国钓鱼运动基地,成为继江苏、山东之后第3个全国性钓鱼运动示范区域。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近两年来,我市完成了1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交付安置房9739套,惠及群众3万余户;新建和改造公园绿地224.43公顷、福道286.59公里,建设郊野公园560.9公顷,打造口袋公园67个和立体绿化62处。新增停车位3066个,陈陂南路、浮东路西段、东外环快速路铁山市政接线工程、天马西路二期、龙岩大道四期、青竹路等道路完工通车。海绵城市示范市建设深入实施,城市防洪排涝体系逐步完善,解决双龙路万达段、锦程路段、天马路曹溪街道等内涝整治问题,打造了东山湿地、龙岩大道等一批海绵示范样板项目,2023年东山湿地公园项目获得闽粤赣省际老区苏区山水工程示范项目。
——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围绕乡村振兴总体目标,扎实开展乡镇农村污水垃圾治理、农房整治、传统风貌保护利用等工作,累计完成乡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647.4公里,县域乡镇污水治理市场化实现全覆盖。创建了14个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乡镇,整治农村“裸房”5万余栋,连城县入选国家传统村落连片保护试点示范县名单,实施了4条历史文化街区传统街巷和22个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和整治提升项目,完成省级108栋、市级200栋历史建筑修缮保护项目,开展闽台乡建乡创项目21个,成功创建6个集镇环境整治样板和1个闽台乡建乡创合作样板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有效推进,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达88.6%,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5%。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两年来,随着行动方案的深入开展,公共服务之花结出了增福祉惠百姓之果,让幸福结结实实地落在龙岩广大群众的身上。未来,我市各地区、各部门更扎实、更深入的建设,将在更多领域全面开花,共建共享不断“上新”,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长远成果。
本版资料图由融媒体记者郭亦斌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