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守住群众的乡愁印记
——连城县检察院开展公益诉讼守护乡愁专项法律监督记
■通讯员 华洁
连城县人民检察院聚焦游子对家乡的牵挂和热爱,依法能动履职,开展公益诉讼守护乡愁专项法律监督,让乡愁有水寄情、有木栖息、有物追思,以“不变的模样”慰藉连城人民的思乡之情。
携手共护“母亲河”
连城县检察院与清流县检察院会签了跨区域生态保护协作意见,常态化开展跨区联动巡河活动,对河岸生态、河道管理和水环境治理等情况进行实地察看,推动闽江源生态流域养殖污水、排污管道等问题整治。
“自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以来,我们开展了20余次联动巡河活动,摸排出闽江流域水质、生态环境问题线索6条,办理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6件。”11日,接受采访时,第二检察部主任黄井平介绍道。
该院依托“河长+检察长”工作机制,开展文川河流域专项检查监督,依法运用检察推动排水管道雨污分流、污水直排入河污染治理,让记忆中的“母亲河”缓缓流淌在连城人民心中,永不枯竭。
让绿色“活化石”重焕生机
古树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是城市、乡村的历史见证者,是百姓心中的乡愁寄托,连城县检察院坚持用最严密的法治为古树保护开出检察“良方”,让大自然留下的财富“老有所依”。
2023年,该院持续深化古树名木保护公益诉讼专项监督,联合林业、属地政府等部门对全县17个乡镇近700株挂牌古树开展抽查“体检”,针对部分树木周边被硬化、树心出现空洞等问题,制发7份检察建议为28株古树名木打开“生命通道”。通过古树修复专业团队的实地“问诊”,对生长异常或者受环境状况影响的古树名木科学编制“一树一策”保护修复计划,科学救护古树名木。
该院检察官表示,“作为公共利益保护者,我将尽全力为古树撑起‘保护伞’,守护绿色生态‘高颜值’底色,重现‘乡村古树好乘凉’的美好风景”。
做英烈家园的“守护者”
“看了你们拍摄的《红色乡愁》,我非常感动,那就是属于家乡的红色历史,是连城人民的精神地标”。“益心为公”志愿者在受邀参加连城县检察院的活动时说道。
近年来,该院坚持传承历史根脉、捍卫英烈荣光,立足连城县红色资源丰富的县情,联合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等有关部门开展英烈纪念设施、革命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推动完善县域内革命文物保护机制。
庙前镇旗山英烈园是连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瞻仰和缅怀烈士、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23年,该院针对村民旧坟翻新、扩建侵占英烈园的土地,破坏英烈园庄严肃穆的环境和氛围的问题,以多方磋商方式推动建立有效管护机制,凝聚多方合力维护“先驱者的神圣荣光”,做英烈家园的“守护者”。
接下来,连城县检察院将继续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完善公益诉讼制度”要求作为工作总目标、总牵引,推动相关部门加强文川河污染治理、古树名木综合保护、文物遗存有效管护,让乡愁有水寄情、有木栖息、有物追思,留住人民群众记忆中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