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乡增胜 美景重开
新罗龙门塔湿地公园首期工程告竣
图为夜幕下修缮后璀璨夺目的龙门塔。
■郭义山 文/图
新春伊始,龙门塔湿地公园首期工程顺利竣工,这是新罗区龙门镇乡村文化建设一大盛举,是深孚众望的民心工程。
龙门塔又名魁星阁,梯云阁,位于龙岩中心城区西郊6公里319国道旁龙门硿龙门潭中。龙门硿北有龙灵山,如雄狮昂首,南有溪尾山,如巨象俯鼻,两山夹峙,形如狮象把门,地势险要,向为粤东、赣南通往闽南的交通孔道。两山中间是龙津河上游龙门溪,溪水经此峡谷而潆回,河床陡然深陷,积水成潭,此即龙门潭。潭中有一巨石隆起,形如谷仓,人称“石谷仓”。据清康熙版《龙岩县志》记载,明万历十二年(1585),龙岩知县吴守忠捐俸倡建跨龙门潭木桥,以沟通龙门溪北南两岸官道,次年建成,时称龙门硿桥。万历四十七年(1619),湖洋村民在潭中隆起的“石谷仓”上砌石墩,建成高三丈,八角伞形楼阁式宝塔,即龙门塔。龙门塔建在桥上,桥中有塔,塔下有桥。全国最著名的桥梁专家茅以升在此考察后说:“桥中有塔,全国罕见。”
龙门塔作为龙岩城西北的门户,是古龙岩的标志性建筑,旅外龙岩侨胞乡贤视为感情纽带和桑梓象征。物换星移,春秋代序。龙门塔历经400年风雨,几经兴废,1981年9月15日,一场暴雨山洪,致使龙门塔再一次倒塌 。1985年9月,原龙岩县政府重建原塔,用钢筋混凝土加固塔基,并重建塔身和龙门硿桥。 1985年重建至今近40载,龙门塔桥因风雨侵蚀,年久失修,整体风貌和周边环境受到破坏,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龙门镇党委书记邱菁说,考虑到维护文物古迹,为保生态、续文脉、美城乡,2023年,镇党委、政府决定启动龙门塔湿地公园修建工程,对龙门塔破损及缺失桥杆及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提升,对龙门塔一层立面及屋檐进行补漆修复;对周边绿地、滩地空间进行生态海绵改造。利用现有竹林和滩地设置海绵透水慢行系统,与龙背山公园有机衔接;布置龙门塔入口空间,进行绿化美化,竖立高3米地名牌匾,由乡贤、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柏灵题写“龙门”两榜书,作为龙门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