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育进校园 多彩非遗有传人


“山高自有人开路啊,水深还有啊造桥人哦......”1月16日,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歌声阵阵,不时引来师生们的喝彩。

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保护和运用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意识,推动中小学生在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中领略客家文化之美,由龙岩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龙岩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长汀县教育局共同主办,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长汀县民间文艺家协会承办的“客家美育浸润校园”活动成果展演当天在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举行。

展演活动现场,学生表演的客家九连环舞,客家童谣吟诵《月光光》,学生合唱的《客家之歌》,以及学生的客家剪纸等节目轮番上演。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

“看了这些节目,印象很深刻的是九连环,我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回去我也想学习一下九连环。”长汀县古城中心学校学生郑雨欣说。

学生曾奕程说:“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这个词很好,就是希望望子成龙,回去我也会把这些童谣给爸爸妈妈唱一唱。”

近年来,我市将非遗进校园工作纳入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重点工作,同时制定出台了全国首部保护客家文化的地方性法规《龙岩市客家文化保护条例》,市、县两级每年开展文艺演出、互动体验等非遗进校园活动超过1200场次,有效地激发了青少年保护传承非遗的责任感。

来自龙岩学院客家学研究中心的兰寿春教授,利用多媒体教室与孩子们互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客家民系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介绍了客家土楼、客家山歌、童谣的文化之美,孩子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了解客家传统文化。

“要把客家文化传承下去,就需要年轻一代接续。我们深入基层,举办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就是要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客家文化,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兰寿春告诉记者。

(融媒体记者 丘圣华 陈良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