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漳平市交通运输局以“心在路上,路在心中”党建品牌为引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
“五心”筑路记
■融媒体记者 王尚华 施薇 雷树功 通讯员 廖日仙
新年伊始,向新而行。我们驱车穿行于漳平市,尤能感受大自然的色彩斑斓。从群山深处到田畴沃野,从传统村落到工矿企业,一条条或曲折蜿蜒或经纬交错的农村公路四通八达、畅行无阻,上通主干线,下连万千家,成为镶嵌在广袤土地上的靓丽风景线。
这些路,也正是漳平市交通运输局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以“心在路上,路在心中”党建品牌为引领,持续在红心、匠心、公心、慧心、贴心“五心”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漳平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红心“筑路基”
中央苏区时期,1933年11月12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制订并公布《中央政府修路计划》,描绘修路蓝图,力求解决苏区交通落后面貌。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为民情怀历久弥新。新时代的漳平儿女接过历史接力棒,在菁城大地上不断兴起“四好农村路”建设热潮。一组数据令人欣喜:目前,漳平市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2280公里,约占漳平全市公路总里程的88.45%;16个乡镇(街道),客车通车率100%;194个建制村,村村通公路。
“我们把红色基因融入‘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每一个环节,把基层支部建设与各自领域业务工作相融合,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心在路上、路在心中,全力为人民群众打造畅、安、舒、美的出行路。”昨日,漳平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叶永强说。
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漳平市交通运输局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坚持红心“筑路基”,持续做好项目建设、运输服务、道路管养等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去年10月首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在漳平召开,期间,两岸嘉宾参访了漳平台创园核心区永福镇,在永福乡村最美“福”路上,大家一路走一路看,充分感受到“闽台情”和“融合味”。
匠心“建好路”
建好农村路,是通达发展之道、是乡村振兴之道。近年来,漳平市交通运输局党员干部争当道路建设者,守初心持匠心,保质保量完成项目建设工程。去年1-11月,漳平7个交通领域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10个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完成投资0.98亿元。
“四好农村路”通村畅乡,成为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持续助力海峡两岸农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龙岩样板。据悉,2021年以来,漳平市交通运输局建设完工的涉及台商台企道路工程有7个,总里程17.345公里。
鸿鼎农场董事长、台商李志鸿告诉记者:“过去漳平台创园道路较为狭窄,给农产品运输造成不便。近几年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茶山道路硬化,不仅方便了茶农管护茶园及茶叶运输,也方便了客商到茶园实地了解、采购茶叶。”
公心“管好路”
秉持一颗公心,通畅和美之道。漳平市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加强勤政廉洁教育,引导交通执法人员公心执法管好路,不断加强公路保护,保障运输安全。
在执法过程中,漳平市交通执法人员严格执法守底线,依法执法、规范执法。近三年,累计出动执法车辆1734辆次、出动执法人员5667人次,检查各类车辆31862辆次;检查运输企业447家次;与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262次,立案查处交通运输违法行为1281件,结案1281件。
上月5日起,漳平与龙岩全市同步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货车重点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在国道235线漳平西园段科技治超点,漳平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副大队长游崇馨和同事们正与交警联合执法。据其介绍,目前,漳平市交通执法大队人员中60%是党员,工作中党员先行,产生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慧心“护好路”
一条路“三分建,七分养”,把路修好只是起点,后期高质量的养护与管理同样关键。
漳平市交通运输局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全员责任制和全面验收制的公路养护管理制度,运用“智慧公路”APP和路长制信息化管理平台,推进农村公路管养规范化、标准化。
以慧心求创新,漳平市交通运输局探索构建了“县道专业队伍养护、乡村道多元化养护”模式,2019年8月起将全市县道直接委托漳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管养,推进“专业人做专业事”。
漳平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工程股股长蒋振森说:“我们采取‘分路到人’模式,每名养护工人负责平均3公里多的公路养护。”一线养护十分不易,蒋振森表示,除了绩效激励外,公路人“人力不够汗水补”的精神也是大家的动力源泉。
贴心“运营好路”
四通八达的农村路网,在改善农村面貌的同时,也在党心与民心之间架起桥梁。
在花乡永福,近年来新开的环镇公路畅通了百姓出行和物流进出。全国人大代表、永福西山村党委书记陈东海感叹:“以前每逢杜鹃、樱花盛开时,路就容易堵,现在改善太多了!”预计今年初,西山村的“十里花街”也将进行“白改黑”。
贴心服务百姓出行,漳平开通了4条城市公交线路,营运线路总长度约53公里,开通了2条城郊线路,服务范围覆盖7个乡镇约13万人,基本实现城区20公里范围内全覆盖。农村客车通达75个建制村。
落实公交补贴补偿政策,漳平市交通运输局与龙洲集团漳平分公司一同完善价格机制,漳平动车站至城区线路、永福旅游线路等均实行1元收费。“漳平推动农村客运往普惠性、公益性方向走,让百姓受益。”龙洲集团漳平分公司总经理刘华林告诉记者,漳平公交还实行“双语报站”以方便老年人出行。
如今,漳平的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宛如美丽乡村中律动的脉搏,把绿水青山、城市乡村串珠成线,勾勒出老区群众、台商台农发展的新图景,通向振兴的康庄大道,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