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养老院内“特别的爱”
■廖志添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老人送去养老机构养老。
近日,笔者在我市养老机构——龙岩福利中心的同心圆(香港)养老院(以下简称“同心圆养老院”)看到,养老院内绿植丛生,干净明亮,老人们也在室内休息娱乐。在养老院内的老人,他们除了需要专业的照护外,还离不开家人的关心。“把特别的爱给老人,让老人更幸福。”在养老院内,笔者看到一些让我们感动的“爱”。
“我是很愿意忙碌的”
每当有人到同心圆养老院的时候,门卫苏师傅便一气呵成地完成问询、开门、拿本子登记、停车提醒、放行等规定动作。近日的一个周六,苏师傅比平时更加忙碌,访客成倍增加。忙里偷闲时,笔者问苏师傅:“如此折腾,您苦不苦啊?”“我是很愿意忙碌的,说明来看我们老人的人更多了。”他回答。
笔者发现,周一至周五是比较闲,访客登记本一般就一页纸左右,一页纸是访客登记25次。而双休日的登记本一般要用两至三页纸,也就是六十次左右。如此一个月近1500次访客。养老院内约500个老人,每个老人则平均享受3次左右探望。按照“每周一歌”标准,这样的探望次数是与老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有一定差距的。
“访客数量增加,门卫工作量自然变多了,我们会更忙碌。但只要老人更幸福,无论多忙,我们也是情愿的!”苏师傅微笑地说。
“只要我认得她就可以了”
在同心圆养老院内,退休的洪阿姨每天一大早就到养老院,比养老院工作的人员还要准时.她每次都来看望九十多岁的老妈妈。
据了解,洪阿姨的老妈妈神智不清、长期卧床,需要护工24小时全方位照顾。洪阿姨来看望妈妈,活是由护工完成的,基本没什么事可做。由于老妈妈神智不清,不认识自己女儿。日复一日的作陪,洪阿姨没有缺席一天。“来这里不用做事,老人还不认得你,与老人也说不上话,你咋还每天来啊?”好奇者问洪阿姨。“孝是不需要说的,我妈不认得我没关系,只要我认得她就可以了。我能陪着妈妈,就很好了,这是我对妈妈的爱。”洪阿姨回答道。
“老吾老及人之老”
看老人的方式不同,有一种人是匆匆忙忙,另一种人是“精耕细作”。属于后一种人的阿炳看望老人花的时间特别长,甚至在老人提醒他可以走后还要“赖”上一段时间。
阿炳是同心圆养老院的“常客”。每次到养老院的时候,阿炳总是带上大包小包的东西,除了给自己的老人外,还把东西分给其他老人享用。在养老院内,她陪伴完自家老人,时常与护工聊天,还常常和周围的老人说上几句话。有人问她为何要这样做?“老吾老及人之老,给予老人的关爱从不嫌多。”阿炳回答。
阿炳还说,养老院犹如“学校”,护工是“老师”,其他的老人是“同学”,要让老人更幸福,不只是摸摸被子、看看老人的穿衣、关心老人吃的饭菜,还要与“老师”和“同学”们处好关系。把东西给众多老人分享是物质分享,与其他老人说说话是精神抚慰,这些都是替他人行孝尽善的具体行动。
如果每个到养老院看望老人的我们,都能像阿炳那样,住在养老院的老人也能得到更多关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