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市溪南镇:

突出深学力改实干 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融媒体记者 陈良锦 通讯员 章舒柳 饶建平 林熹

创办柿柿如意农副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培育“农掌柜”地域性品牌;

古韵东湖旅游景区已顺利通过AAA级景区验收,南洲书院开展“儒济感化里·书香南洲院”首届南洲书院书香文化节;新建下林村大路尾至五角分连片(水稻-香菇轮作)大棚20亩,集中连片种植食用菌,逐步取代农户分散种植,被列入龙岩市“一县一片区”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

......

从农业产业健步提升,到文旅融合快速发展,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漳平市溪南镇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学、改、干”不断推动主题教育各项任务落细落实。

在“学”字做文章。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党员大会,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章,带头上专题党课。利用“红土初心讲堂”“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传统课堂,抓好集中学;依托南洲书院、溪南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本土红色课堂,做到体验学;通过“夜间讲习堂”微信公众号,推动全员学。对年老体弱党员,采取送学上门、结对帮学;对流动党员,通过线上发送学习资料,指导开展自学。自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各支部党员集中学习13次、“我来讲党课”2期、主题党日12次、发放学习资料1900余册。

用“改”字补短板。倡导和践行“四下基层”优良作风,践行“脚底板工作法”,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并结合每周反诈攻坚日,组织党员干部走村入户,倾听民声、收集民情。系统梳理调查研究、从严治党等发现的问题,形成问题清单6个、专项整治方案1个,对整治整改全过程实行全链条闭环管理,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销号制落实,目前6个问题均有序整改完成。稳步实施溪南村小坑自然村村道及官坑、长荣等村田间道路的拓宽提升,推进久鸣、下林等村路灯亮化工程建设等为民办实事共6件。用心用情调处矛盾纠纷24件,成功化解长达6年之久的信访积案。

以“干”字抓落实。坚持把主题教育与项目建设紧密结合,新签约项目7个,新开工项目2个,新竣工项目2个。探索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溪南村、小潭村实施“稻蛙”共养,推动生态农业发展、乡村产业振兴。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加工厂+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打造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厂,培育“农掌柜”地域性品牌,申请SC认证,实现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产业化,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入开展“党章传诵、党徽闪光、党旗飘扬”活动,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带动全镇干部群众参与下林村“两治一拆”等工作,提升村庄颜值。目前,共拆除空心房及烤菇房17处、裸房整治77栋约2万余平方米、完成附属裸墙约1000多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