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武平:昂首阔步迈入“高铁时代”
■通讯员 刘凌平 吴健海 文/图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来,武平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1355”项目质量提升年行动,坚持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重点打好“五张牌”,以“稳”的定力保持发展势头,以“进”的态势推动高质量发展。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13.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27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4950元、24942元。
年终岁首,硕果盈枝。一年来,武平改革开放再创新高度。率先试点的“取消人工商品林主伐年龄限制”“实施林木采伐告知承诺方式审批”等多项举措上升为国家决策,全国林改标杆作用更加凸显。武平人民的“高铁梦”,历经10多年不懈努力,终于梦想成真,“四面八方武平人,高铁回家过大年”成为幸福的现实,龙龙高铁武平至梅州段也已开工建设,武平正阔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显示模组及材料制造产业集群入选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显产业入选《福建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白皮书(2023)》重点发展类型。武平灵芝正式纳入国家食药物质目录,列入福建“福九味”中药材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武平入选国家创新型县建设名单,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生态建设再开新局面。坚持用“水文章”答好“生态卷”,武平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全国县级水网先导区,荣获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称号。另外,武平还荣获国家级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
攻坚产业提质 发展动能更加强劲
一年来,武平县加快构建“3+N”现代产业体系,新显首位产业加速成势,机械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集聚壮大。全县新显企业数达112家,其中规上企业产值达54亿元,税收超7000万元、增长60%以上。机械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5亿元,税收超2500万元、增长40%以上。新材料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税收超9500万元、增长50%以上。
这一年,全县存贷款余额首次双双突破200亿元,建筑业产值达145亿元、增长16%,全年销售商品房19.3万平方米。制定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8条措施,全县登记市场主体4.24万户,增长23.2%,新增“四上”企业56家,全县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1家。
2023年,武平文旅康养产业出新出彩,全年接待游客689.6万人次、增长28.5%。百家大院(一期)项目惊艳亮相,国庆试开园期间吸引游客近10万人。兴贤坊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千鹭湖入选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环梁野山康养福道入选全省最美乡村福道。开发菌菇宴、非遗一桌菜等特色菜品,推出“周居、半月居、月居”等旅居产品。
攻坚项目落地,有效投资持续扩大
一年来,武平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的理念,精准绘制运用三大主导产业地图和招商图谱,持续开展“533”招商引资竞赛活动,修订完善工业项目招商政策,创新举办招商推介官选拔赛,全年实现新签约项目52个,总投资51亿元,实现新开工项目32个、新竣工项目31个。
坚持“到市上省赴京”跑项目、跑资金,全年共争取专项资金11.5亿元,增长15%。成功争取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闽粤赣省际老区苏区山水工程示范、第四批省级移民后扶示范区等竞争性重大项目,共获上级补助超2亿元。持续举办“头雁先行·星耀武平”星级项目评定活动,累计策划项目355个,入市库谋划数和开工率均居全市第一。
坚持“精打细算、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100个县重点项目投资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武平站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全面完工,国道205线来福至动车场站段建成通车,高林公路炉坑至中堡集镇段预计春节前通车,国道358线下东至阳民段、205线集贤至伏虎段实现“白改黑”。
攻坚城乡协调,宜居环境不断提升
处处都是好风景,转角就能遇见美。广场公园绿树成荫,百花争芳,让人“醉”游其中;城乡四处,各大工程施工正酣,基础建设日臻完善......一年来,武平县坚持“主客共享·舒适温暖”城市建设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逐步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南门塅完整社区入选省级样板工程,林化新村、龙腾花园等17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新建改建平南路、丰平路等一批城市道路。育才路、西苑路及周边地区等雨污分流改造项目基本完成,整治城区入河排污口36个、改造污水管网10.5公里。新增城区智慧停车位157个、智慧路灯2275盏,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成粮播面积36.0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2.5万亩、补充耕地771亩。五大地标性特色农产品实现初级农产品产值达20亿元,象洞镇获黄金百香果气候品质省级特优认证。东留镇被认定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喜浪米业入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新增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2家、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
扎实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投入11.3亿元实施20个生态环保攻坚战役项目,水土流失治理达3.6万亩,创新推出全省首单空气清新绿色保险,空气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列,“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成效显著。
攻坚改革创新,发展活力加速释放
一年来,武平县深入作答“林改六问”,制定实施深化林改十条措施,创设县级林长“一带三”制度,深化林业产业发展,林改“金字招牌”越擦越亮。武平县应邀在中央党校专题分享林改经验,接受“中国三农发布”高端访谈,武平林改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160万亩,现有国家、省、市林业龙头企业17家。新增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6512亩,完成造林绿化3.1万亩,武平代表福建省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林草局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验收。
行政服务中心设置6个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变“一事跑多窗”为“一窗办多事”。与广州海珠区、荔湾区等5个省外地区联合推出440项跨区域通办服务事项。武平农村建房“审管联动”机制在全省推广。探索招引校(园)长机制,建立“以健康为中心”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导向。推动乡镇消防赋权执法工作,创新乡镇区域联合执法新模式,重点领域改革越推越深。
做好“三对口一帮扶”工作,争取资金约1.2亿元。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推动设立“液晶分会武平实训基地”和“中国电子院武平实训基地”。思明区在武设立总工会职工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出山入海·携武进湾”对口合作品牌,海珠区助力引进保利商旅公司运营“百家大院”,“龙岩武平土特产—荔湾·武平合作馆”盛大开业。与广州市3家医院、4所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对外开放空间越拓越宽。
攻坚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一年来,武平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全县公共财政七成以上用于民生支出,较好完成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在全省首创“居住地申办低保”救助模式,投入7033万元用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城乡低保补助,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生活补助金2100多万元,民生保障有效加强。
79位教师被认定为省市学科带头人,2名武平学子被清华大学录取,武平一中校园提升工程和百年校庆工作有序推进,继续实施基础教育扩容提升工程,新增幼儿园学位540个、小学学位2160个,教育强县迈出坚实步伐。武平县医院荣获全省唯一的县域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奖,县妇幼保健院列入省级儿童孤独症规范化门诊试点单位,健康武平建设加快推进。
武平一中、县少体校被授予全国手球后备人才基地,武平籍运动员李凤梅在杭州亚残运会上勇夺2金1铜,常态化开展骑行健身活动,参与人数超10万人次,体育事业蓬勃发展。
深化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打造“大爱龙岩·福满武平”精神文明和“红耀武平·靓城有我”志愿服务品牌,入选省级首批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创建试点县,社会治理和谐稳定。
梁野大地鸣战鼓,平川河畔谱新篇。2024年,武平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抢抓发展良机,做好“(民)生·产(业)线”“城(市)·乡(村)牌”“山(林)·水(系)画”“三篇文章”,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武平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