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适度 展现速度 传递温度

——漳平市人民法院全力执行兑现胜诉权益


通讯员 陈立烽 李芳 郑雨柔

公平正义不仅体现在公正判决上,更体现在切实执行中。漳平市人民法院将“适度、速度、温度”作为执行目标,成立执行服务中心,实现“执行服务、执行保障”优化升级。2023年,该院共受理执行案件2416件,办结2281件。

纾困解难“惠”民生

执行讲求适度

执行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民生案件无“小案”,每一件都与人民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尤其是涉企的民生案件,处理起来错综复杂,既要突出执行强制性,又要贯彻善意执行理念。去年,漳平法院共执结民生案件151件,执行到位1544.5万元。

某科技公司雇佣李某等人从事卫浴用品生产,后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短缺,连续4个月未及时支付工人工资,合计23.5万元。李某等人为维护自身利益将某科技公司诉至法院,后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接到案件后,第一时间调查某科技公司财产状况,发现其厂房及机械设备仍在运转当中,考虑到强制拍卖机械设备,公司不仅会受到严重损失,甚至会面临被迫关闭的风险,于是立即决定采取“活封”措施。同时为及时帮数名当事人讨回薪酬,执行法官多次走访公司,与负责人进行交谈,劝说其尽一切可能先行支付薪酬。最终,公司自行联系买家,处置了一批机械设备,并将该款项汇入法院账户,数名当事人成功讨回薪酬。

漳平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善意执行理念,在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正确把握强制执行与善意文明执行的辩证关系,谋求一条让双方当事人实现“共赢”的新路径。

优化营商“安”民企

执行展现速度

漳平法院大力探索优化营商执前程序,变被动办案为主动作为,实现执行工作从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去年共开展“执行干警进企业”活动16场次,帮助企业执行到位860万元。

“非常感谢法院的执行干警,货款很快就到位了”。近日,某汽车制造公司负责人高兴地说道。

据悉,某物流公司向该汽车制造公司定制了一批车厢,汽车制造公司按时交付定制的车厢后却迟迟未收到货款,无奈之下只好诉至法院,后物流公司仍未履行付款义务,汽车公司只好申请强制执行。走访的执行干警在收到诉求后,立刻回院根据案情制定执行方案,从立案到执行不到一个月就执行到位28.9万元。

执行局通过对民营企业开展实地走访大调查,对涉困企业“主动出诊”,围绕企业依法经营、合同签订等方面,从专业角度为企业提供全面“体检”服务,并征集企业实际困难和需求,靶向施策,从源头上减少企业法律风险,助力企业在法治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司法救助“暖”民心

执行传递温度

漳平法院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成立龙岩市司法救助中心漳平分中心,健全线索摸排制度,加大困难群众帮扶力度,精准发放司法救助金17.3万元。

“这9万元,救了我女儿的命,谢谢法官。”林某激动地握住法官的手。

此前,林某的女儿因车祸导致双腿截肢,法院依法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后,仍未付清剩余赔偿款50万余元。受害者的父亲已故,家中的经济来源靠林某打工获取,全家已无力支付受害者高昂的医药费。执行法官为尽快帮助受害者得到救治,立即开展入户调查,积极为其争取司法救助金。经审查后,法院向林某发放司法救助金9万元,受害者得以继续医治。

漳平法院对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积极主动告知救助权利,迅速启动救助程序,及时予以救助,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生活困难人员,努力做到一个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