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扎根闽西沃土 奋斗不负芳华
——龙岩市第六次文代会以来文艺文联工作综述
■融媒体记者 赖容 通讯员 林兰坤
闽西大地,日新月异;闽西文艺,逐梦高歌。
市第六次文代会以来,龙岩市文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文艺文联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团结带领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积极作为,谱写我市文艺事业和文联建设各项工作的新篇章。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同频共振。
围绕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工作部署要求,以及我市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紧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古田会议90周年、建党100周年、党的二十大、纪念毛泽东才溪乡调查9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精心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重大文艺活动,奏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时代主旋律。
2023年举办“到最美丽的小城去”全国著名作家走进长汀采风调研活动,邀请中国作协副主席阎晶明,以及王跃文、刘醒龙、苏童、舒婷等10位全国当代著名作家来岩开展文艺沙龙和采风创作等活动,实现“名家”与“名城”的互联互动。擦亮和打响“红土地·蓝海洋”文学品牌,促进龙岩厦门山海交流,成功举办厦龙文艺交流走进龙岩活动,邀请领导嘉宾参与活动规格创近年笔会之最。举办全国著名作家重走中央红色交通线笔会。举办“重走长征路”闽西红土地采风、著名作家走进绿色生态闽西等系列文学采风活动。
联合广州美院、广东省文联、福建省文联、广州市文联等单位主办“川流不息来时路”胡一川艺术与文献展和研讨会活动,规模大、影响面广、成效显著。举办“仰望秋岳”全国中国画山水作品展、“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精品展(龙岩)、“生态龙岩·红色闽西”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宜居乡村·生态文化”书画大展、“百年荣光·红色闽西”全国中国画名家采风写生展览、福建美协东湖写生基地写生活动暨福建省高校美术院(系)负责人联席会、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写生采风创作美术作品展等美术展览活动。举办“汀州伊秉绶奖”海内外书法篆刻作品展、“大爱龙岩 追梦中国”文心问墨·北兰亭全国书法精英邀请展和创作笔会、龙岩市首届书法篆刻作品展等系列活动,吸引了海内外书法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举办闽粤赣摄影家联谊采风、“瑰宝寻梦”闽西经典文保单位摄影作品巡回展、“红色古田·生态龙岩·魅力梅花山”全国摄影大展暨名家采风、“翰墨传真情”特邀名家书画摄影展、全市100处革命基点村发展变化摄影展等活动。
推出了《闽西经典红歌》专辑,举办了庆祝建党百年闽西经典革命歌曲音乐晚会、“永远跟党走”音乐会、“唱支山歌给党听”大型快闪活动、“圣地古田”全国原创歌曲征集评选、大型音乐舞蹈史诗《红旗永不倒》文艺晚会、红土新歌“永远跟党走”诗歌朗诵会等活动。
连续参与举办两届龙岩市戏剧艺术节,通过戏剧艺术节展演活动,打造本土汉剧文化品牌。剧协汉剧分队先后到深圳、广州、成都等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汉剧展演活动。闽西汉剧现代戏《伯公灯》、山歌戏《红嫲》先后获省艺术节剧目一等奖。举办“我心中的党、我眼中的幸福龙岩”短视频大赛、民间文艺非遗系列展演等活动。各艺术门类发挥特色,各显风采,擦亮用活非遗及传统文艺,推动全市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守正创新,精益求精,具有龙岩特色的优秀文艺作品精彩纷呈。
最是书香能致远,墨卷至恒沁人心。勇担时代使命,创作出更多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文艺作品,成为闽西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共识。
市文联始终把推动文艺精品创作作为中心环节,出版了《新中国70年龙岩作家优秀文学作品选》,涵盖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评论、儿童文学和网络文学、剧作等7卷。出版《100处闽西革命旧址背后的红色故事》《王景弘传》等130多部具有闽西特色文化的文学精品。涌现了《衍香》《毛泽东在才溪》《古田军号》等优秀影视作品以及歌剧《松毛岭之恋》、闽西汉剧《伯公灯》、龙岩山歌戏《羊角花》《红嫲》、交响乐《红旗不倒》等一批反映闽西革命历史的优秀作品。其中,《衍香》《绝命后卫师》《古田军号》分别荣获第十三、十四、十五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油画作品获“可见之诗---第三届中国油画风景作品展”学术奖(最高奖)。歌曲《光芒》荣获福建省第十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我要回家》荣获第二届全国电视公益节目推选活动最佳公益宣传片。
近年来,各县(市、区)文联联系本地实际,积极主动作为,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新罗区文联创新“五抓五促”工作机制,着力提升“龙岩采茶灯”品牌。永定区文联拓展客家家训和土楼楹联文化品牌,推动“土楼公益文化大讲坛”活动成为新亮点。上杭县文联建立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上杭基地,联合中央音乐学院开展系列文艺演出活动,反响热烈。武平县文联打造《作家笔下的武平》等“武平系列”书籍,使之成为讲好武平故事的文学范本。长汀县文联立足名城汀州,传承汀州文化,打造文学、书法等特色文艺品牌。连城县文联不断提升《客家文学》办刊品质和影响力,为推动客家文学创作作出了积极贡献。漳平市文联围绕王景弘故里和美丽乡村东湖,推进文学创作和美术写生融合发展,成效明显。
“主题好、接地气、有创新、反响好。”这是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对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文艺惠民活动的充分肯定。
近年来,我市组织全市艺术家、文艺工作者和志愿者,成立16支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乡村、学校、企业、军营、机关,以文艺“小舞台”连接社会“大天地”,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全市红色文艺轻骑兵数量超过5000名,市级开展活动场次400多场,县级开展场次600多场,受益群众近百万人。闽西红色文艺轻骑兵被中宣部评为“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注重团结,加强引领,闽西文艺人才队伍建设得以持续加强。
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始终离不开一支有激情、有创造力的文艺人才队伍。
近年来,市文联坚持党管文艺工作,打响“艺心永向党”党建工作品牌,强化全市文联“一盘棋、一家人、一张网”工作理念,市县两级文联上下联动,共建共享。在10个符合条件的协会成立“兼合式”党支部,以党建带队伍。落实巡察整改回头看要求,实现下属16个协会实现民政登记注册全覆盖。通过推动协会换届(成立)工作,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吸收一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新文艺群体、青年文艺家到协会领导岗位中,老中青结构更加优化合理,为全市文艺事业传承发展夯实了基础。目前市文联下属文艺家协会总会员数近万人,有国家级会员306名,省级会员1421名。市文联持续推进文艺基地的建设与提升,建立龙岩文学创作交流中心、新罗区民间采茶灯创作基地、漳平市农民漆画院、长汀弄墨潭书法教研基地等9个省级新时代特色文艺示范基地,打造文艺品牌,服务文艺家创作。加强“文艺两新”人才队伍培育,加大对“文艺两新”人才队伍、采风创作、教育培训、宣传推介、展演展示等方面的扶持,积极动员新文艺群体参加各类文艺活动,切实推动了“文艺两新”工作。
说过去,看今朝,话未来。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挑战,闽西文艺事业该如何更好地走向未来?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永忠告诉记者,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广阔舞台。今后,我们闽西文艺工作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全国、省、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文艺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将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转化为推动龙岩市文联工作的强大动力,着力服务发展大局,聚焦重要节点文艺实践、聚焦重大主题文艺创作、聚焦特色文艺品牌建设,不断增强文联组织活力、向心力、吸引力和行业影响力,努力把龙岩文联建设成为温暖和谐的文艺家之家,为建设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奉献文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