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融评:以文化人 以文弘业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每个人不懈奋斗的精神动能。近年来,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

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舆论支撑。

过去五年,我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思想引领有力有效,我市系统整理习近平总书记20次来岩考察作出的重要指示,打造16个龙岩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基地,讲好总书记在龙岩留下的“一棵香樟树”“一本林权证”“一座高山茶园”等生动故事,并深化开展“岩讲家”系列宣讲活动,累计宣讲2.5万余场、受众近200万人次。主流舆论氛围浓厚,聚焦市委中心工作,策划“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等专题宣传150余个,中央、省级主流媒体刊播龙岩宣传报道1万余篇(条)。媒体改革稳步推进,深化市属媒体体制改革,我市成为全国首批地级市媒体融合改革试点市之一,市融媒体中心已打造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其选送的优质新闻作品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全部实体化运作。文明创建提质效,打造“大爱龙岩”新时代精神文明品牌,龙岩市、武平县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上杭县成功创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上杭县、新罗区、武平县列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在全国率先制定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地方性法规以及客家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获批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红旗不倒”红色故事宣讲团被中宣部办公厅表彰为2023年基层理论宣传先进集体;《古田军号》《绝密使命》等作品获得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等全国奖项。

昨天的成功并不代表着今后能够永远成功。我们不可满足于曾取得的成就,仍需持续发力,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以文化人,润物无声。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龙岩是红色圣地、客家祖地,孕育了独具龙岩地域特色的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历史文化,优良革命传统、客家家风家训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闽西人民的为人处世。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文化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文史研究考证工作,系统梳理相关史料,不断提升龙岩地域文化凝聚力、竞争力。要对接百姓文化需求,结合发展要求,不断推动龙岩地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持续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其影响力,更好发挥其浸润人心、塑行铸魂作用。

以文弘业,发掘文化内生力。闽西大地上有着为数众多的红色遗迹、客家文化遗迹、历史文化遗迹和非遗技艺等,我们要以行之有效的手段对这些具有潜在产业价值的宝贵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梳理、整合,形成一个个主题鲜明、高价值的文化资产,进而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或打造文旅项目、或建设文化企业。项目、企业为实,而文艺精品的打造,则能为闽西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价值引导和精神推动,广大文艺创作者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把艺术创造力和龙岩地域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龙岩地域特色、展现老区风采、符合人民需求、传播正确价值观念的优秀作品。对外,可以展现龙岩现象,借势引资引才;对内,可以让大家热爱闽西,把心血汗水浇灌在闽西。

旗帜指引方向,思想昭示未来。展望新征程,我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仍需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突出政治引领、坚持改革创新、建强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龙岩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龙岩篇章提供有利文化条件和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