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之旗领航向 千钧重任再扬帆
中共漳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教材。通过全面系统研读,漳平全市上下更加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大党大国领袖的非凡政治智慧、巨大理论勇气、真挚为民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更加深切领会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进一步增强了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
一、牢牢把握“党的领导”这一核心,坚定不移用以武装头脑、增强党性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过去五年和新时代以来的十年,正是因为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掌舵领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在风雨中砥砺奋进、壮阔前行。新时代新征程上,漳平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及省委、龙岩市委工作要求,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漳平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用党的领导凝聚干事创业磅礴力量,以实际行动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确保全市上下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坚定不移用以提振经济、推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经济在动荡变化的世界经济大潮中平稳前行提供了强大支撑。当前,漳平经济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比较优势的转化期、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面临着一系列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正如滚石上山、船到中流,愈进愈难、愈进愈险。漳平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坚定不移大抓招商、大抓产业、大抓项目,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产业支撑上,持续壮大钢铁机械制造、建材、新材料为主导的“3+N”产业,培育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福建龙钢、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平转型提供强劲动能。
三、牢牢把握“两岸融合发展”这一重点,坚定不移用以融通两岸、凝聚亲情
漳平是省对台交流先行区、全国台创园建设发展考评的“七连冠”单位,漳平台创园的发展历程,与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在1997年,习近平总书记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就曾深入漳平永福调研,鼓励台农“利用当地良好的自然和生态条件,把茶产业做好”;时隔25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漳平台创园全体台农作出重要指示,为推动两岸农业交流合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漳平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和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政策机遇,以成功承办第一届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大会为新起点,全力争取更多涉台项目落地漳平,更多涉台政策在漳平先行试点,努力打造海峡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先行基地。重点是加快推进永福镇“台湾特色街区”改造工程、海峡两岸融合发展交流中心等漳平“台湾特色小镇”重点项目建设,讲好“台湾故事”,展现“台湾风情”,让漳平成为台胞台农的温情家园和两岸融合的展示窗口。持续策划开展“花茶两相宜•共话两岸情”漳台基层交流系列活动,进一步深化两岸农业等各领域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心灵契合、情感融合,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作出漳平贡献。
四、牢牢把握“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坚定不移用以服务群众、保障民生
“人民”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永远的牵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漳平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大爱龙岩•福满漳平”精神文明品牌建设和“学在漳平”“养在漳平”民生品牌打造为抓手,坚持政策向民生聚焦、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着力补齐民生社会事业短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学在漳平”品牌方面,持续推进“总校制”“一校多区”管理等改革,全面落实教育投入“三个增长”“两个只增不减”等措施,着力办好普及普惠的学前教育、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特色多样的高中教育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养在漳平”品牌方面,统筹运营好“菁和源”“德亨仁厚”等康养项目,加快推进“菁桂源”、市中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建设,着力打造“城南温泉医养”“永福文旅康养”两个片区,着力构建“基础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选择”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