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全国林改策源地捷文村:
青山有许 未来有期
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武平调研,作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样从山下转向山上”“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向前推进,让老百姓真正受益”等重要指示,为武平林改一锤定音。
2018年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的来信作出重要指示:希望大家继续埋头苦干,保护好绿水青山,发展好林下经济、乡村旅游,把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融媒体记者 石芳 通讯员 章舒柳
12月18日,记者来到武平万安镇捷文村采访。每进一户人家,好客的村民都会煮上一壶热气腾腾的灵芝茶热情招待我们。喝上几杯全身寒意顿消,暖意融融。
灵芝茶是当地的特色,就地取材于村民自家的林子里。“捷文村的林子里藏着一个个灵芝基地,它是村民致富的秘诀。”时任捷文村党支部书记的李永兴带着我们一起上山走走看看。看着眼前茂盛的林子,见证着大山变迁的李永兴感慨万千:“曾经碗口粗的树都难找,现在放眼都是大树;当年‘砍树吃山’,如今养山富山、林子里都是宝!”
山横翠微添新绿,人耕林下富有余。捷文村的村民勇敢迈出向生态要效益的一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日子越过越红火,“靠山吃山”吃出了新滋味。李广军、钟敏添等村民成为受益者。村民谢春荣更是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依靠林下经济成功摆脱贫困。
每次采访谢春荣,都靠“缘分”,因为勤劳的他闲不下来,经常是一头扎进大山里干活让人找不到踪影。午时,记者终于等到他劳作归家。我们看着他满脸笑意,能猜出他今年的收成肯定不错。“今年纯收入有十几万元。”谢春荣毫不掩饰内心的喜悦,他种了灵芝、百香果、猕猴桃、香菇,还养了不少蜜蜂,美得很。“孩子大学毕业回武平成为一名老师,一家人日子越过越旺,生活有盼头嘞。”
有林改的好政策、政府的大力支持,既改出了绿水青山,又改出了发展的好路子,让这里变成了金山银山。五年前,在外打拼的李财林也被吸引回乡,竞选上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从老一辈手中接过接力棒,带着村民一起把日子过得越来越甜蜜。
李财林告诉记者,近年来,捷文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捷文村绿色经济蓬勃兴起,全村今年共发展林下种植灵芝等主导产业5000余亩,林下经济总产值达6000余万元。研学旅游方兴未艾,今年以来,累计参观人数2.3万人次......
“我有青山”主题馆、捷文灵芝科研基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项目......随着一个一个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一个个产业进驻和发挥效益,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蹄疾步稳,一条绿色富民路在捷文村的绿水青山间铺展开来。
如今,不但村子变美了,村民们生活也越来越甜美。数据显示,2001年到2022年,捷文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00元增长到31315元,增长近20倍。捷文还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灵芝)、省级“一村一品”(灵芝)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武平用改革和实践,作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和‘生态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科学决策。”武平县委副书记、万安镇党委书记李小飞说,他们将持续深化林改文章,着力讲好林改故事,与时俱进推动林改再出发,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采访手记
干群敢于担当、感恩奋进,山村美丽蝶变、绿富共赢。捷文村的生动实践,正印证着“一群人、一条心、一起拼、一定成”的铿锵足迹。从捷文村出发,武平的大地上接力奋斗纵深推进改革,成就了绿水青山,富裕了万千林农,勾勒出一幅幅“绿色山田”成为百姓“幸福源泉”的新画卷。
谆谆嘱托、殷殷期望,饱含着深情,指明了方向。站在时代潮头,武平正紧紧围绕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产业怎么兴、林要怎么管等林改“六问”,拥抱创新、深入实践,进一步激活林业发展新动能,让广大林农拥抱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