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简单的“第一单”
“认真总结推广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成功经验,加大治理力度,完善治理规划,掌握治理规律,创新治理举措,全面开展重点区域水土流失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对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子孙后代的事情,一定要一任接着一任锲而不舍地抓下去,一抓到底,切实抓出实效。”——2012年3月7日,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同志在接见福建省人大代表团时,又提到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融媒体记者 陈良锦 通讯员 林熹
初冬的长汀,汀江水清,茂林深处鸟鸣声声。
“我们刚签约了全国首单10万吨总价180万元的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这是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方面的一次成功探索!”昨日,长汀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岳辉和我们分享这一喜讯时,仍显激动。
“此次交易的碳汇项目位于长汀县河田镇罗地河小流域。”岳辉介绍说,罗地河小流域作为长汀县水土流失典型代表,经过20多年治理,生态环境发生根本性的改善,生态系统碳储量和碳汇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美丽嬗变。
岳辉说,这个“第一单”,是持续提升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产能力、提供更多更优生态产品的成功实践,是体现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的碳汇价值、探索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路径的成功实践。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也迎来转折:由过去解决植被从“无”到“有”的单一目标,逐渐向提升植被从“劣”到“优”、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的多元化目标转变。水土保持率从1985年的68.53%提升至93.43%,居国际、国内先进行列,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提高到77~91%,维管束植物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0种增加到现在的340种,鸟类从100种恢复到306种,生物多样性得到快速恢复。
长汀县水土保持科教园里,习近平总书记亲植的香樟树郁郁葱葱。“2021年有2万人参观,去年有2.5万人,今年截至目前已有4.9万人参观,最远的有新疆来的。”负责现场管理的肖志华翻着登记本,用一串数据直观向我们展示。
“滴水穿石,人一我十,长汀人民的精神令人钦佩。”正在科教园里参加主题实践活动的省森林消防总队龙岩支队政治部组教科助理员付洪浩深有感触:“我们要牢记嘱托,守护好绿水青山。”
生态美,百姓富。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天平两端,一头是生态环境,另一头是产业振兴。“长汀哪里苦,河田加策武;河田哪里穷,朱溪罗地丛。”这首当地民谣里提到的“罗地”,如今已是大变样。
离河田镇罗地村农村幸福院不远处,返乡大学生傅桥,正在他的“十八乡合作社”里调试新上的“农业气象站”设备。“通过监测雨量、风速、温度、湿度、土壤PH值等数据,运用到农业实际当中,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新农人”,与父辈相比,傅桥拥有更为现代化的数字农业理念。他从才溪创办的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中获取灵感,成立“十八乡合作社”,愿望是带动长汀18个乡镇农民共同致富。“目前流转土地有500多亩,下一步想继续扩建规模,尝试电商和直播。有很多政策支持,我信心很足。”傅桥表示。
午休过后,晋江(长汀)工业园区里的福建亿来实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开始忙碌起来,一袋袋棉花经多道工序后,被制成一筒筒优质棉纱销往江浙等地。
“在这里上班不仅收入稳定,上下班就10分钟车程,能照顾孩子。中午公司还提供午餐和宿舍,幸福指数很高咧!”前纺校验员于金玉和设备检修工傅正荣是一对夫妻档员工。今年是他们到厂的第7个年头,两口子每月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
“公司目前有600多名员工,其中90%都是和傅正荣一样的河田当地村民。”公司行政部主任王军亮介绍道。车间外,该公司三期20万锭纺纱生产项目正在进行土地平整,项目投产后,可新增就业近500人。
“绿海重生、珍禽归来。长汀的绿色嬗变证明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在汀江源自然教育馆二楼,福建汀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主任沈秋贵向我们介绍。
据统计,2022年,长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8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279元。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等一批“国字号”名片,见证当地生生不息的“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精神、振兴发展的精彩“蝶变”......
眼下,作为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旗帜的长汀,正持续改革创新,以水土流失治理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努力实现水土流失治理与乡村振兴发展绿富共赢、生态保护修复与生态产品价值协同推进。“下一步,我县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文明县域样板,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说。
采访手记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
全国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这不简单的“第一单”,是龙岩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久久为功的重要成果,是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的再次提升,有助于推动长汀县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从“火焰山”到“绿满山”,从“重灾区”到“先行区”,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长汀美丽嬗变背后的绿色发展是一代代人的接力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