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机维修工”到“家庭农场主”
——记上杭县临城镇新农人陈荣斌
■通讯员 王燕珍 文/图
陈荣斌,上杭县临城镇第十八届人大代表,临城镇玉女村人。他是个标准的理工男,曾经在大城市为飞机做维修,2015年初,他与妻子决定辞去大城市的工作,带上积累多年的资金回到家乡,成立了上杭县鑫霏种养殖家庭农场,在家乡种上了火龙果,成为回乡创业的现代化新农人。近年来,他的农场荣获龙岩市市级示范家庭农场、上杭县示范家庭农场、上杭县大学生创业示范家庭农场等荣誉称号。
陈荣斌说,大部人的反应是他们为什么回来?就连父母也不理解,而正是国家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让他心系家乡发展,放弃了城里的高薪工作,毅然回到家乡,种植起火龙果。但农业种植容易受到天气的影响,对此,他积极参加市、县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拓宽发展视野,学习先进本领,成为家乡第一个搭建火龙果标准化温室大棚的人。此外,爱摸索钻研的他,结合自己的所学知识以及以往的工作经验,自己研究出了“水肥一体化滴灌设备”,精准贴合自己果园的具体情况,通过电控技术手段实现了一人管理一个农场。
据悉,火龙果只有达到一定的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才能开花结果,成熟的火龙果植株可以从5月份开始开花,开10-11个批次,产量比较集中有4-5个批次,时间可以持续到次年1月份。他种植火龙果20多亩,一年可以产12批次,通过控制大棚温度与湿度,增加了产量。近几年平均每年产量达10万公斤,销售产值达100万元。除了火龙果,还种植了百香果10来亩,并附带养殖鹅、鸭、鸡等家禽。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他始终牢记代表职责,热心家乡事业,化身志愿者,协助村两委干部做好垃圾分类、抛荒复垦等公益事业。同时,在自身农场规模扩大后,用工需求增大,他引导周边村困难家庭到种植基地就业,带动了当地一批群众共同致富,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