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龙岩咸酥花生


陈健

龙岩咸酥花生特出名,源于独特的制作工艺。

花生又称落花生,为草本植物。因“花落在地,而子生土中,故名”。龙岩种植花生的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百年。龙岩出产的花生,双仁果大,荚果匀称,网纹清晰,果仁饱满。

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咸酥花生(也称盐酥花生),就是采用龙岩本地出产的、用独特的工艺加工制作而成。其制作方法有湿烤(焙)和干烤(焙)两种。湿烤就是将刚收成的新鲜花生果清洗干净后,加入一定比例的食盐,放锅中煮熟捞出晒干,再装入特制的工具用文火烘焙而成;干烤的则是将晒干后的花生放入水中浸泡,让其“吃饱”了水分后,余下的制作方法、步骤与加工“湿烤”花生大同小异。

加工成品的咸酥花生,色泽美观,风味独特,剥壳即食。品尝时,将花生果仁放入嘴里,用牙齿轻

轻一嗑,脆松的果仁就在嘴里“开了花”,顿时,酥松爽口的花生味四溢,满嘴留香,其咸中带着自然甘甜的味道妙不可言、令人回味。品尝了一颗后,忍不住再次伸手,恨不得多抓几颗继续品尝,越尝越想吃、越吃越来劲、越嚼越“热”,简直到了“欲罢不能”的程度。当地人把这种如同“上瘾”的感觉称之为“热嘴”。

本地的许多人,家中常常备有咸酥花生,或用于馈赠亲友,或用于招待来客,或在进餐时菜肴不济用它配饭,或嗜杯中之物者用于下酒,或在闲暇之余围炉夜话嗑上几颗......只要食了它,便神爽意舒、惬意无比。有的人隔一段时间未吃到花生了,更是心生念想,只要想到它、提到它便津津乐道、眉飞色舞,恨不得立马吃上它,才觉得“过瘾”“解馋”;上了年纪掉了牙嚼不动的,想吃的就搬来小石臼,用它将花生仁捣碎“享用”,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掉牙不能嗑的难题,但吃捣碎的花生始终觉得不过瘾、不够“味”,吃的时候还嘟囔道:“石臼捣碎的花生虽有其味,但还是感受不到它的酥和脆......”

咸酥花生不但味美可口,在人们的心目中更是吉祥之物。每逢节假日尤其是过新年,家家户户的厅堂中总要摆上咸酥花生待客。花生的读音与“发”“升”谐音。在让来客食用时,主人总会随口说道:“花生、花生,花开富贵、锦绣前程,事业发达、步步高升!”新年头里听到如此吉言,宾主定是欢欣无比。

一对恋人订婚了,男方致送礼品给女方后,则必会收到回赠的咸酥花生,男方就用它分发给亲朋好友、邻居族亲;当晚,还是用花生唱“主角”款待到来贺喜的客人,众人吃了充满喜庆的花生,表明婚事已定,社会、大众认可。于是乎“何时请吃花生”便成了众亲友关切探询婚期并表示祝福的潜台词。举办婚礼时,花生继续“登场”,喜宴的餐桌中摆上花生,各位宾客边嗑边聊,花生飘香、其乐融融,和和美美、喜气洋洋;当晚,亲戚、朋友、邻居、族亲等都来“看新娘”道喜,还是用花生迎接大家。

龙岩人举办婚事善用咸酥花生待客,自古已然。为何它有如许魅力、如斯地位,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呢?

花生又有长生果的别称,寓荣华富贵、青春永驻,白头偕老、长命高寿;花生果仁亦是种子,周而复始、绵绵不绝,人们期盼与花生一样代代延续、生生不息;花生一粒种子下地,可以生出许多果实,寓多子多福、子孙满堂;一颗花生果内存两仁,荚果匀称,恰似一对夫妇同居一室,预示着两位相亲相爱的人一生一世永不离......这些寓意完美地表达了对新婚夫妇的美好祝愿!

龙岩咸酥花生,受人“钟爱”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