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夯实校园心理安全


近日,以“校园心理安全”为核心议题的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在龙岩市实验学校举行结题工作暨成果推广活动,课题组成员及新罗中心城区的专职心理老师参加了活动。

该课题的研究背景立足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为积极应对“双减”可能引发的心理危机,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加强学校心理安全工作建设,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刘菲菲申报立项题为《“双减”背景下校园心理安全的内容体系建构与运作策略研究》的省级课题,于2021年11月获得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的立项。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研究团队基于查阅资料、个体访谈等前期工作,形成了《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认识与现状》问卷,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我市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难点与应对策略,并形成题为《“双减”背景下山区校园心理安全工作的难点与应对》的论文发表在《教学与管理》期刊。其中,研究团队提出“把握校园重要人际因子”的主线,围绕“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家校关系”“亲子关系”等校内显性或隐性的人际因子作为校园心理安全的主要内容进行切入与实践,切实排查与消除师生在校的心理安全隐患。

据了解,此项课题的研究成果丰硕,就课题组成员开设的聚焦校园心理安全的市级以上讲座达15场次,辐射对象有我市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干部、乡镇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家长、中小学生。课题负责人刘菲菲指导的两节课《做“我”真好》《小种子奇遇记》获福建省优质课,参与的作业设计《观察我的身体信号》《语言有温度》《情绪的钥匙我掌控》获2023年福建省义务教育阶段优秀作业设计。团队多位成员获得市优质课、省关工委家庭教育先进个人、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政教育工作者、省第四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市第三批中青年学科教学带头人等荣誉。 (曾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