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糕


李静榆

灰蓝色的天空,透过一缕金色的阳光,打在了院子里的枣树上,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空隙,在青石板上映出一片斑驳的形状。英子俯身站在窗边,静静地看着这一缕缕金丝线在缓慢移动,时光流转,但这棵枣树却没有英子记忆中那么耀眼了。

英子从小就和奶奶一起生活。在英子的印象里,奶奶总是在那棵枣树下晒太阳,躺在摇椅上,嘴里哼着小曲儿。英子则在奶奶旁边,耳边萦绕着奶奶的声音,不知不觉便进入了梦乡。

等到秋天时,枣树开始结起了果,奶奶便不再躺在枣树下了,这时留给英子的常常是奶奶忙碌的背影。奶奶虽然年纪大了,但身子骨仍十分硬朗,她将成熟的枣子一颗一颗摘下来,够不着的,就拿起长棍,将高处的枣子打落在地。这时,英子会拿着一个竹筐,兴奋地从屋里跑出来,跟在奶奶身后,奶奶打下一颗,她便捡起一颗,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竹筐里。

但是,这些摘下的枣子奶奶不让吃。英子家乡有个习俗,过年时要蒸枣糕,象征着新的一年甜甜蜜蜜,红红火火。奶奶要将这些枣子晒干,保存到过年,做成枣糕。可是,英子每次总会偷吃几颗,成功得手之后还会内心窃喜,不料有一次被奶奶抓了个现行,她本以为奶奶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奶奶宠溺地摸了摸英子的头,还将已经洗净的枣子放进英子的手里。

在早些时候,英子每年都在期盼着过年快些到来,这样她不仅可以吃到甜甜的枣糕,还能见到许久未见、外出谋生的父母。

村里别的孩子,都有爹娘的陪伴。娘天天晚上喊娃吃饭,爹时时在灶旁嘬着旱烟嘴,而英子一年到头只有奶奶和那颗枣树的陪伴。

正是因为这个,村里的孩子都不愿意和英子一起玩。晒场上孩子们在玩,英子只是远远地看着,眼里流露出羡慕的目光,好像是想透过他们的举动抓住些什么。当他们看过来时,英子就别过头去把目光收了收,怕他们看见而取笑她。一旦有男孩子凑上前,想邀英子一起玩时,就会有其他知道“底细”的大孩子拉开,她没爹没娘,一天到晚鬼鬼祟祟的,爱用眼“贼”着别人,理她做什么?

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英子最后连看向他们的勇气也没有了。奶奶知道英子的处境后,便拿起打枣的长棍,走向晒场,想吓唬吓唬那帮“小兔崽子”,奶奶对着那群孩子们喊道:“你们要是再敢欺负我家英子,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孩子们的嘲笑,让英子不禁在心里“怨”起父母来,“为什么别人都有爹娘陪,我却没有呢”?奶奶看着英子难过的神情,把英子搂入怀中,任由着英子哭泣,轻轻地拍着英子的背。

久而久之,英子便不再那么期待过年了,即使有那甜甜的枣糕,可一想到“抛弃”她的父母,她便觉得索然无味。

后来,随着年岁增长,奶奶的身体便不大行了。在英子十二岁那年的秋天,她一如往常地趴在窗台上,看着奶奶举起手中的长木棍,顶着刺眼的阳光,来回挥舞着,打枣的动作跟往常一样娴熟,只是没有了原来的干净利落。一颗颗圆滚滚红艳艳的枣子从绿油油的树上落下,重重地打在奶奶的背上,再掉到地上。这时,英子也一如当年那样,挎起小竹筐,从屋内跑了出来,她的神情让人觉得捡枣这件事仿佛是她一年之中最期盼、最开心的事情了。可随之而来的,却不是英子期盼的那样,奶奶再也撑不住了,一把扶靠在枣树边,呼呼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出来,浸湿了衣襟。英子扶着她的胳膊让她坐下,她却摆摆手“坐什么呀,这树上的枣还没打完呢,那过年时咱们就不吃上枣糕了。”英子拿过长棍,执意要让奶奶坐下,奶奶拗不过,只得坐下。英子举起棍子照着奶奶的样子打着枣,枣子打在身上,发出沉闷的响声。英子的眼角微微泛红了,她没想到奶奶每年拿起的长棍竟有如此沉的分量,心中有种说不出的酸楚,她竭力地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但泪水还是模糊了眼睛。

从那以后,奶奶的身体愈变愈坏,每天晚上睡觉时,英子都能听见奶奶喘得“喝喽喝喽”,她十分害怕奶奶一睡不醒,就连奶奶自己也说:“哎呀,只怕是过得了冬,过不了春啊!”但每天早上,英子依然能看见床边摆着一碗白粥和一个鸡蛋,她知道,这是奶奶做的。甚至有一段时日,每当英子醒来时,她都会急切地环顾四周,寻找那份确认奶奶依然活着的早餐。

就在英子以为这样的时日还能持续下去时,有一次清晨,她发现床边没有“奶奶”的踪影,她急忙跑到奶奶房间,但不管英子如何喊叫,奶奶都没有一丝回应。

村子已经有人通知了英子爹娘:奶奶快不行了!

奶奶被送到了医院,当英子看到奶奶从手术室出来身上盖着一层白布时,她知道奶奶再也不会和她一起打枣,做枣糕给她吃了。她呆呆地看着窗外,眼珠子一动不动,好像在沉思着什么,周围嘈杂的哭声,似乎都与她无关。

办完了后事,英子终于被爹娘接走了,有爹娘的陪伴,曾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

原来爹娘一直在沿海务工,把英子扔给奶奶带,是因为实在抽不出身照顾孩子。

英子回到爹娘在外的家,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搁,就像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英子的爹娘很好,一直在问英子想吃什么,同时也把所有的生活用品备齐了,英子这才觉得,爹娘也是爱她的,没有“抛弃”她,但她仍想回到那个只有一棵枣树的小院里。

又到了新的一年,英子的母亲也做了枣糕,枣糕甜甜的,糯糯的,这味道和奶奶做的枣糕一模一样。英子想起了奶奶,奶奶为了给英子做枣糕,用那双苍老的手挥舞着沉重的长棍,打着枣子,就为了过年那一刻。

想到这儿,英子眼前水蒙蒙的。爹看了,觉得奇怪:“英子,咋还不吃呢?”她没有说话,爹似乎看出了,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背。这个动作,奶奶也在安慰英子时做过,吃着甜甜的枣糕,仿佛奶奶就在身边。英子咬了一大口枣糕,眼泪流了下来,她在奶奶去世时没有流泪,而这一刻,她再也憋不住了。她带着哭腔嘟哝着:“我想奶奶了”,爹娘抱住了她,她发现爹娘的眼里也亮晶晶的。

英子吃着枣糕,枣糕是甜的,眼泪却是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