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杨成武率领红四团攻占天险腊子口
红军攻占腊子口(资料图)
■杨秋明
1935年9月14日,红军第四团到达白龙江畔的莫牙寺,接到毛泽东夺取天险腊子口的命令。杨成武和黄开湘率领红四团连夜行动,行军130里,到达班藏王府。途中,红四团只用20分钟的时间,就击溃国民党军新编第十四师两个营,缴获了大批物资,俘师长鲁大昌的副官等20多名军官。
红四团到达腊子口,先头营与驻守腊子口的敌人展开激战,揭开了天险之战的序幕。由于敌人居高临下,连续几次进攻未能奏效。杨成武和黄开湘带领侦察兵展开全面侦查,与赶来的军团首长一起制定作战计划。他们发现,悬崖上筑有好几座碉堡,碉堡下面还筑有防御工事,共驻扎着两个营的国民党军。
指战员们经过反复侦察,发现敌人有两个弱点:一是炮楼没有盖顶;二是敌人的兵力集中在正面,两侧敌人设防薄弱,山顶上没有发现敌人。杨成武决定采用正面强攻,侧翼攀缘绝壁迂回的战法。在关键时刻,从小在绝壁间采药的攀爬高手云贵川“毛遂自荐”,他身手敏捷,像猴子似的爬上悬崖,放下绳索,迂回部队沿着绳索爬上悬崖,一番手榴弹轰炸,端了敌人的碉堡。
杨成武命令部队发起总攻,山上山下同时打响,很快消灭了敌人,并向峡谷纵深扩大战果。经过两个小时的冲杀,突破敌人的防御体系,占领了所有炮楼和物资仓库,17日清晨,红四团占领天险腊子口。
红四团乘胜追击90里,占领大草滩、高楼庄等地,杨成武命令侦察连连夜占领岷县城东关,又奉命挥兵东去,乘胜占领哈达铺,打通了红军北上通道。
为适应新形势,中央红军在哈达铺进行整编,红一方面军改称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红一军团改称陕甘支队第一纵队,红四团改称为第一纵队四大队。杨成武任四大队政治委员,黄开湘任大队长。
在哈达铺镇外关帝庙,杨成武参加陕甘支队团以上干部会议,听取毛泽东关于红军必须继续北上的报告。报告公开指出了张国焘分裂党和对抗中央的严重错误。
陕甘支队出了甘肃,继续急行军。杨成武率红四大队佯攻天水,却出其不意地越过武山,三天跑了200多里,到达鸳鸯镇。红四大队马不停蹄,渡过渭河,紧接着攻占了陇西,缴获了不少战利品。
红四大队与三纵队及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等领导一起,大摇大摆地过了漳县,进了地跨宁夏、陕西的巍巍六盘山。9月的最后一天,红四大队与红一大队一起,攻占古老的通渭城。街上充塞着来往的行人,他们大都是赶集的庄稼人,对红军的突然到来,也不怎么介意。
10月7日午后,接到情报,青石嘴村驻扎着敌军骑兵一个团。毛泽东召集杨成武与黄开湘,亲自部署一场歼灭战。他从警卫员手里接过两块饼子,把它分成几块,将饼子分给大家。杨成武他们每人从毛泽东手里接过一小块,都高高兴兴地吃了起来。毛泽东一边嚼着饼子,一边说:一定要消灭他们,搬开拦路石,一大队、五大队左右迂回,记住,一定要迂回,由四大队直接冲锋!然后他又转过脸来,看看杨成武和黄开湘说:四大队是有名的英勇冲锋的红四团嘛,要发扬你们的特点,动作要快,要猛,要狠!
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一大队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北边迂回插进青石嘴后边,五大队也迂回到南边,截断平固公路,形成了一个钳形包围,敌人便成了瓮中之鳖。一声枪响,杨成武和黄开湘指挥四大队分路出击,一齐压向敌人。伴随着千百人的喊杀声和枪炮声,一刹那,四大队就冲进了青石嘴这个山村,这时敌人正在开饭,几百匹马系在村头来不及解,他们就被打死的打死,缴枪的缴枪了。那膘肥、高大的战马,自然也就成了战利品。
在行军途中,红四大队设伏围歼从庆阳增援的国民党军邓宝珊部,歼灭、击溃各一个团。聂荣臻表扬红四大队作战勇敢。令人心痛的是,战斗英雄毛振华在连河湾战斗中牺牲。杨成武主持了安葬仪式,号召全团指战员向毛振华学习,将革命进行到底。
10月18日,红四大队率先进入陕甘苏区吴起镇,部队顿时沸腾了,战士们欢呼着冲进了村镇。吴起镇披着灿烂的阳光欢迎远道而来的英雄队伍。吴起镇并不大,一条小河,一排古老的窑洞。杨成武摸着窑洞口挂着“吴起镇区苏维埃政府”的牌子,像是见到了久别重逢的亲人。区、乡苏维埃政府的同志高兴地迎出来。
不久,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央领导机关的同志也来到吴起镇。他们刚想要安营休息,不料,国民党三个骑兵团尾追而来。在毛泽东亲自指挥下,红四大队与兄弟大队利用吴起镇附近有利地形,在塬上深沟两侧设伏,消灭了敌人一个骑兵团,击溃另外两个骑兵团,取得了长征中最后一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