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万代都有柴烧”


1930年6月至1933年11月,毛泽东四年间曾三次到上杭才溪乡进行社会调查。他经常走门串户,了解民生疾苦。

有一天,毛泽东沿着才溪河畔的田间小路,来到一户贫农家,看到老大爷正在劈柴,便走上前去亲切地和他打招呼。

老大爷一看,是毛主席,便笑容满面地说:“啊,毛主席!怪不得我一早就听到枝头喜鹊喳喳叫,原来是毛主席来到我的家。来,坐,坐!”毛泽东没有坐下,他接过老大爷手中的斧头,对着老大爷说:“大爷,让我来试试看!”说罢,他抡起斧头,不一会儿就劈了一堆松木柴。

老大爷见状,笑着称赞说:“毛主席,真看不出,你劈柴也是个行家!”毛泽东说:“我们红军都是受苦人,从小就在家放牛,种田、劈柴哪个不会呀!”

毛泽东一边劈柴,一边问:“你们天天砍柴烧,有没有栽树?”老大爷说:“没有。这里满山是树,还用得着栽树?”

毛泽东听后摇了摇头:“树再多,只砍不栽,总是会砍光的。你们烧柴要节约,砍柴也要有计划,今年砍这一片,明年砍那一片,最要紧的是年年都要植树造林。这样,才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子孙万代都有柴烧!”

老大爷听了毛泽东的话,觉得十分有理,激动地说:“主席,你想得可真周到!你不仅领导我们打土豪分田地,连子孙后代过日子的事情,也时时装在心里头啊。”

子孙万代都有柴烧,这是毛泽东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强调绿化事业和注意水土保持的表现。

1932年,在中华苏维埃人民委员会第十次常委会上通过并由毛泽东等签署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对于植树运动的决议案》指出,“中央苏区内空山荒地到处都有,若任其荒废则不甚好,因此决定实行普遍的植树运动,这既有利于土地建设,又可增加群众之利益。”这是毛泽东在中央苏期高度重视植树造林的制度化体现。1955年10月11日,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共七届六中全会上所做结论中指出:“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情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1956年3月,毛泽东发出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在不到半年内,毛泽东三次谈到绿化问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早年重视植树造林、发展林业的战略眼光。

(古田会议纪念馆 朱澍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