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曙光救援队队长王献荣——
给生者希望,予逝者尊严
■ 融媒体记者 赖珊盛
最近“海葵”等多个台风接踵而至。在龙岩人民广场一角,有几部救援车辆整齐排列,这就是我市知名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龙岩市曙光救援队的救援车队,这里有的队员到了前置点备勤,有的队员枕戈待旦,接到救援指令随时可能出击。他们的领头人是队长王献荣。
只缘故土情牵,回乡公益救援
王献荣原是在厦门经济特区打拼的客家人、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心系公益, 2017年他加入了国内知名的公益救援团队——曙光救援队,成为一名志愿者。他从最初只是转发寻人启事信息,再到参加城市寻人、搜寻走失的阿尔茨海默症老人、救助未成年儿童等。先后加入上声呐探测组、水域搜救组和潜水搜救组,在刻苦的磨炼中掌握了一项又一项救援新技能,从一名初级学员成长为二级教官,通过“传帮带”不断为队里输送新鲜的血液、充实力量。
作为一名龙岩人,故土难离、乡情难忘,这些年王献荣随同厦门曙光救援队多次驰援龙岩市执行救援任务。他意识到龙岩市水域、山地多,经济正快速发展,发生各类紧急突发事件的风险长期存在,但社会应急力量建设相对薄弱,急需建立一支作风优良、服从指挥、技术精湛的公益救援队伍,作为应急部门和官方救援力量的补充。
经过工作取得家人的大力支持。2021年4月他回到龙岩,沿用曙光救援队先进的理念和完善的技术、训练体系,团结一批公益伙伴,一起发起成立了龙岩市曙光救援队。
备战练技能,竭力护民安
“公益路上我们并肩作战”,龙岩市曙光救援队所有热心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热情参与。
“我们的救援装备、办公用品甚至队服都是队员们自行置备的……”王献荣说。
目前,龙岩市曙光救援队拥有救援车辆、水域、高空、潜水等专业救援设备、通信设备等等,价值近两百万元,其中九成是王献荣个人出资的。也正是充满爱心的队员和志愿者的不断投入,使救援队的设备不断完善、人员的救援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它是闽西唯一的一支省级救援队。
“每一位申请加入我们的队伍,一定是有稳定收入的守法公民,公益救援也面临不少风险,他们需要申请人的谅解和大力支持,所以每位队员的身后,都有一个令人感动的爱心团队……”
王献荣说,成为曙光救援队的一员,光有爱心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救援的技能。
“我们的理念是安全至上,通过专业的救援技能实施有效的救援,这样才能真正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截至目前,全市曙光救援队已有正式队员165人,志愿者596人。现有队员均由各行各业具备专业救援技能的热心公益事业人员组成。
曙光驱黑暗,送暖谱新篇
在队部的墙上,悬挂着这样这张承诺:“曙光救援队是一支秉承着纯粹志愿服务精神的专业队伍,对社会提供的所有救援均为免费”。
王献荣说,既然选择了公益救援,就只顾风雨兼程。
去年闽西某地一位驾驶员不慎将小车开进河中,不幸遇难。王献荣和队友们接到打捞指令,立即赶往现场。“当我们敲开小车玻璃,看到的是被水泡得肿胀的遗体和空气中浓烈的臭味,我们都几乎被熏得晕倒了,但是我们还是将遇难者送上河岸,安顿好了遗体,集体向逝者致哀……”
王献荣说,面对受助者家属和亲友的红包和礼物,队友们一概不收。“既然加入了我们的曙光救援队,我们就要给救助者曙光,真正做到做事纯粹、用心纯净、守望相助、互助友爱……”
2021年7月,河南中北部出现特大暴雨,多地受灾严重。王献荣闻“汛”而动,迅速组织20名队员第一时间增援河南,奋力救灾;去年10月7日新罗区11名登山失联人员成功获救; 9月4日在新罗江山找回迷路失踪的三位采红菇人……这些都是曙光救援队的成功救援案例。去年河南鹤壁洪灾、今年泉州台风“杜苏芮”洪灾等,都有龙岩市曙光救援队英勇抗洪的身影,他们的壮举受到当地政府的褒奖。
岁月静好,皆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
自2021年5月建队以来完成执行包括山岳(高空)、水域救援、城市寻人、心理危机干预、抢险救灾、技术培训、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在内的各类应急指挥保障、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救援救灾任务,总量达252起,出动人员2723人次,出动救援车辆1073车次,社会服务总时长4865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