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提升 在提升中发展
——我市研训转型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 融媒体记者 赖韦元 通讯员 张琳娜 文/图
7月10日,龙岩市高中骨干教师培养项目在华东师范大学顺利启动。我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高中各学科骨干教师600余人参与开班仪式。此次培训得到了芳梅教育基金会的大力支持,委托华东师范大学举办,力求借助高校在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的优势,通过教育理论素养、学科基础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学科创新能力、教育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进一步提高骨干教师的现代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增强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意识,为全面推进新课标、新高考的真正实施,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和指导作用。
今年3月我市185名第二届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名校长的培训与跟岗研修相结合,根据不同的学科、学段分别前往山东省济南市和江苏省南通市名校跟岗学习;3月21日为推动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工作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了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领导能力提升班,50名校长、园长参加了培训;4月10日,组织50名龙岩市教研员到广州大学进行培训,推动广州教育与龙岩教育对口深度合作;4月17日,组织中小学、幼儿园及综合学科教研员85名,到北京师范大学进行培训,促进名优教师向教育家型教师成长。暑假是教师充电的最好时机,7月10-14日、7月14-19日、7月19-24日,市教科院分三期组织600名高中骨干教师,分学科到华东师大进行培训,促进骨干教师向名优型教师成长。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提高教师队伍建设是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师培养必然需要与之配套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师资培养模式,才能适应新时代育人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
搭建教师研训平台 在合作中相互学习
近年来,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在实践中发展能力——在研究中沉淀资源——在服务中挑战自我”为宗旨,建立和健全教师培训的过程管理、评估奖励等系列制度,一方面,利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教师研训活动,如开展“2023年集体备课”“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员专业领导素养提升”等22个研训一体的活动,报名参加项目的人数达19743 人;开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教学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等64场活动,把一些优秀的教学案例、讲座、课题上传在网上,教师随时可上网进行回看,实现资源共享;借助教育云平台,打造“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师微课”,培育优秀学科教研共同体,让教师共研共成长,提高基层教师的专业能力。
为促进参训教师的“学以致用”,该院为教师提供“两个展示机会”。一是教学展示机会,以教研员培养和高中骨干教师培养项目为例,在集中研训后,运用任务驱动方式,各班以学科小组建立工作坊组成读书学习共同体,在培训期间录制1-2节优质课发到所在工作坊,供坊内教师组织探讨、交流促提升。定期组织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开展基层服务活动,下校开展课堂展示、现场说课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教学示范和引领。二是成果展示机会,收集参训教师的成长动态,将研训期间取得成果,上传至网络平台班级群中,供班级学员相互了解学习促提升。
加强跨区域联合培训 在研究中沉淀资源
近年来,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教育学院、闽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为教研员、高中学科骨干教师、中小学、幼儿园名师、名校长(园长)开展三年的集中学习、跟岗研修及网络学习等方式的培训。从课程指导、教学研究、质量评价等方面着眼教师需求,聚焦教学关键问题,探索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多场景下的新型教学模式,致力于具有实效性和普适价值的教学实践策略研究,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
今年3月,我市第二届中学名师研修班在江苏省南通市举办,170名中学名师参加了研修活动,学习南通先进的教育理念,升华教育情怀;学习南通教学创新的案例,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学习南通先进的教研经验,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其间,邀请江苏省、南通市许多专家、名师分别开设《名师工作室:时代要求与南通实践》《“教学评”系统设计的“限教·互学·真做”课堂实践》《新高考遭遇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知变与求变:新高考改革下的课改行动》专题讲座。
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按照“能力诊断、实践研课、展示成果、总结提升、实践创新”等流程组织培训,充分调动参训教师的自主性、主动性,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理论的更新与教学能力的提升。组织开展中小学、幼儿园开放周活动,名师、名校长、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开展人才智力服务基层活动等活动,采用“集中讲座学习”与“送培送教”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学科专家重视实践要素、教学流程、操作方法、评价指标等的探索,帮助学校教师解决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对先进课改理念的认同和对优质课堂的不懈追求,助推教研成果的本土转化,让一批教师在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循环又一个循环中进步,获得更高质量的研究体验。
去年以来,龙岩市第二批、第三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培训班600多位教师,采用了线上通识培训、学科教学能力培训与分学科线下培训相结合,通过线上线下的培训研修,教师实现从被动适应到主动参与、从个体研修到群体协作的转变,课程意识不断增强,线下培训基于真实问题和关键问题的研究,引起足够重视,学科育人的行动不断落实,帮助教师实现理论的更新与教学能力的提升,从而有效推动教学提质增效。
构建“四级分层”培训体系 在实践中提升能力
龙岩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构建和实施“四级分层”的系列化培训体系,即新教师、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名师、名校长专家型“四级分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培训,使培训目标、训后要求和课程体系三者之间相互印证、相互支撑。
每年的新教师职前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帮助他们提升师德修养、人文素养,增强教育的情感;青年教师的课程内容更新教育观念、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提升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等方面能力;中小学骨干教师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帮助他们进一步夯实基础、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形成风格;名师培训则通过专家讲座、同伴共学、专家诊学、体验研学等多种方式,帮助他们解决专业成长中的实际问题,助力名师向专家型教师迈进,促进参训教师在实践中提升,在提升中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