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汀南山镇:乡村尽显都市气质
■ 通讯员 陈天长 许昇延 文/图
17日,笔者来到长汀县南山镇长窠头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道路,两旁树木修剪整齐,农家院落整洁,房前屋后绿树掩映,宽阔的生态廊道蜿蜒曲折,蓝天白云下如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自开展“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以来,南山镇深入贯彻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以打造“洁、绿、畅、亮、美”的人居环境为目标,开足马力、铆足干劲,将“速度”与“温度”贯穿“两治一拆”全过程,高效推进中复、南田迳、严婆田、桥下、长窠头5个村高质量通过市级验收,其中严婆田、桥下村和长窠头村3个村荣获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取得了较为明显成效,完成了农村“乱-净-美”的蝶变,实现“颜值”“气质”双提升。长窠头村村民巫立民说:“我们觉得现在的生活环境和城市里一样,很幸福。”
南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人居环境整治,由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分别挂帅,带头耕好责任田,对挂钩片区内整治情况严格要求,动态化、常态化、细节化进行实地指导督查。对镇村两级干部推行村庄清洁网格化管理,建立点位、人员、任务包保责任清单,确保每栋房子有人管、每条水沟有人清。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每月举办“美家美院”“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对环境整洁、表现优秀、“门前三包”落实得较好的农户给予积分奖励,凭积分兑现生活用品;对不配合整治行动、环境卫生“一团糟”的农户,在村部(口)曝光台上点名张贴“脏乱差”实况照片,鞭策其整改,形成共建共治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乡村治理格局。
南山镇以改善人居环境、弘扬良好家风、建设文明乡风为目标,打造中心沿街“一院一景、一户一韵”的特色庭院,做到布局风格协调、居室整齐清洁、庭院净化绿化,让村中道路惊艳蝶变、老砖墙焕发新颜。
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目标,按照“整体有形、节点有韵、沿途有景”的思路,对每个村的景观进行“量身定做”。在长窠头等村融入红色标语景观墙、中国工农红军旗等红色元素,利用红军斗笠、簸箕、蓑衣、犁耙等农具打造堆放出造型巧妙、能与环境融为一体的微景观。在桥下、严婆田等村,镇村干部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小成本做出大效果,用废旧轮胎做成树池,用竹片做成篱笆菜园,用拆除残垣断壁后留下的红砖青瓦铺筑游园步道。本村工匠还利用拆除后空心房的青砖、旧瓦,在历史建筑、古树、河岸等附近位置,堆砌凉亭、城墙以及各种造型的特色小景观,使其成为优化、美化村庄环境的“点睛之笔”。集中展示了乡村历史遗迹和浓厚的红色底蕴,让群众有了可“触摸”的乡情,形成户与景融、村与文融、村景交融的全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