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罗区东城街道松涛社区

办好民生实事 构筑幸福阵地


■ 通讯员 温连光

“多亏了你们,为我办好了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7月18日,家住新罗区东城街道松涛社区和美小区的退休老人林阿姨向社区工作人员表示感谢。连日来,松涛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帮助辖区内孤寡、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让惠民便民服务深入群众心坎里。

近年来,松涛社区党委深化整合辖区各类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和党员骨干作用,突出党建引领,推进社区治理再提质,居民幸福生活再敲门。

精密谋划,党建治理更完善

“我们小区以前是凌乱不堪。自从有了小区党组织,现在巷道明显干净多了。”松涛社区居民赵惠看着居住几十年的小区翻新变样,竖起大拇指:“时不时能看到有很多志愿者参与小区治理,生活更舒心。”

为让小区治理更有“人情味”,让群众在有温度的党建工作中感受到有质感的幸福,松涛社区党委按照“街道—社区—小区(网格)—楼栋”四级组织体系,成立小区(网格)党支部17个、楼栋(院落)党小组25个,红色业委会18个,红色物业2个,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社区及小区党员志愿者一有时间就会过来串门,帮我解决生活难题。”社区居民许阿姨如是说。

“通过构筑社区党建一张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党委书记、主任陈柳芬介绍,松涛社区构建小区楼栋‘一格三员’服务居民,形成以小区党支部为核心的小区治理共同体,实现社区、物业、小区、业委会等横向党组织负责人交叉任职、双向进入为社区居民服务。

共建共治,居民共享幸福感

“现在在社区就能办好相关政务,就近就能解决我的烦心事。”小区居民林群表示。

松涛社区推行“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关口前移,打造微治理自治形式,结合七彩“智慧松涛”小程序,激发社区新活力。全面推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厅“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模式,推动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和网上政务服务线下线上深度融合,实现“一窗受理、一证通办、一次办结”“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有效推动为民服务水平,提高居民幸福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社区小区的顺利治理,离不开职能部门的支持。”陈柳芬表示。近年来,松涛社区通过党建联席会与辖区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使各单位在文明创建、圆梦微心愿等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将党员群众服务建设与职能部门服务进社区结合起来,通过将社区打造成“部门服务示范点”,引导建设、电力、煤气、园林等职能部门资源进社区,道路硬化、管线序化、景观培植等成效显著,实现双向共赢。

此外,松涛社区积极联合共建单位、职能部门力量,将党员先进性、居民骨干积极性和社区服务相结合,一同推动辖区党建工作联做、精神文明联创、服务难题联解、家园环境联建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升。

近年来,松涛社区共组织开展各类活动52场次,服务群众达13000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次。该社区获得龙岩市级文明社区、龙岩市红色近邻党建示范点等荣誉。

“微校”近邻,党建生活“邻”距离

“‘庭院微党校’让我们出门在外也能了解到社区小区动态,及时参与社区小区活动,安心便捷。”长期在厦门工作的余先生告诉记者。

日期,松涛社区微信程序开设“庭院微党校”,结合党支部“三会一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积极梳理居民群众关心的身边事,充分调动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

微网格员作为社区居民之间联系的纽带,通过开设“银龄”美育班,通过宣传招募社区居民共同参与,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陈柳芬表示,松涛社区将架起“连心桥”,继续做好各项便民服务,推动党的“神经末梢”和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深度融合、互融共促,真正让基层党建拉近邻里距离,帮助社区居民从陌邻变近邻,从近邻变芳邻,真正让党建丰富百姓文化、融进群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