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基固本 精准突破 提升能力

——中考英语冲刺阶段复习建议


■ 郑春美

2023年中考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巩固深化“双减”。按照“一核三层三翼” 的福建中考评价体系,体现了 “立德树人、遵循课标、有利发展” 的核心立场,总基调为稳中求进,关注英语核心素养,充分发挥中考试题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为了助力中考英语学科复习,本文希望从聚焦学科典型学习方法,愿识中考真面目,共伴桃李上层楼。

一、抓词汇,夯基础

考前要重视词汇的复习。掌握课本词汇表中的黑体字(约1600个)、福建省两套教材内均出现的其他词汇(181个)、习惯用语(200多个)和不规则动词表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变化。认真制订计划进行复习(根据计划每天复习多少个单词)。对于已经记住的,快速浏览过一遍,做到心里有数;对于没记住的,要做个记号,最好写在卡片上或是专门一本记单词的notebook里面,可以随身携带。然后进行分期分批逐个突破。掌握单词和短语的基本用法,准确记下词汇音、义、形,应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平时坚持多诵读语篇,重视词汇在语境中运用的习惯。关注阅读材料中的一词多义或熟词生义。如:2021省中考卷中86小题:Thishelps you relax and free yourself from pressure(压力).. free属于熟词生义,意为“释放”。养成积累词汇的习惯:如 attend, giraffe, island, page, pale, pardon, pupil, relationship, repair, repeat, shoulder, tail, tidy, toilet, towards, wing 这16个词属于教材未体现的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词汇。

二、明薄弱,促提升

明确知道自己的薄弱项目是什么(试卷的哪个题型扣分较多),写下来,思考对策,然后有针对性地去提高。如:听力中总是停留在上一题,跟不上录音节奏,听短文填空单词拼写错误多;做单选题只看空格前后,不愿意完整看完上下文;对阅读语篇存在恐惧感,无法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进入阅读状态;做五选五时没有头绪;作文写作遗漏要点或关键信息(词汇)、卷面书写潦草等等。了解了自己的这些问题和弱点,就可以请教老师或同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应试能力。回归教材,落实主干知识;问题清单制,不断梳理与拓展;构建知识体系,呈现思维过程,注重训练整合与迁移能力;微专题复习,避免机械刷题等。

三、悟错题,求进步

经常浏览“错题本”,认真分析每次模拟考试甚至每次练习卷的错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记在本子里。对于错的语言点务必要彻底搞明白,不能一知半解。之后,选取同类型的题目进行密集训练,以检查对这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如:时态、语态、状语从句、被动语态……对错题要做好以下三点:多问,多思,多记。

四、养习惯,细答题

1.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找关键词和切入点,正确理解题意,捕捉有用信息。

2.规范答题,避免出现“懂而不会,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答案,减少不必要失分。牢固树立“堵住一个漏洞比攻克一道难题更重要”,写规范字,排版有条理,卷面美观,赏心悦目等。

3.答题遵循从易到难,按题目顺序做,避免漏做,要有处变不惊,人难我难,我不怕难,人易我易,我不大意的心态。

五、理思路,定策略

1.考前理清考试步骤。经常抽空想一想这门学科的考试场景,可以降低考试焦虑,使自己更加熟悉考试步骤,避免出现意外。

2.考中临危不乱,把握时间,从容应答。中考英语试题题量大,赋分小,难易适中,所以偶尔碰到一时解不开的题目也不用着急。

3.考后反思自己的考试策略是否得当,思维状态是否正常,其次再来纠正答题错误。模拟考试兼具检查知识、能力掌握情况和模拟考试情境的功能,所以考后不仅要反思知识和能力缺陷,更要反思答题策略是否得当,避免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没有足够时间来填涂答题卡、出现错位填涂等令人扼腕的失误。

总之,惟有夯实基础,提升课堂效益,树立信心,将复习相关工作做得更细、更精、更实,才能融会贯通,才能学以致用,才能创造佳绩。

(作者为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