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豪歌谱华章
——龙岩市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三十年发展成就纪实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题记
■文/董美英 图/方晨颖
奋进三十年,共筑安居梦。
1993年3月,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闽西史册、值得纪念的日子: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了《龙岩地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标志着龙岩住房公积金制度正式建立。
从只允许有单位的职工缴存到灵活就业人员也可缴存,从主要支持职工贷款购房到支持租购并举,从“窗口办理”到“一网通办”……龙岩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以来,打破了国家单一投资、统建统分的住房模式,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住房筹资机制,为城镇职工解决自住房提供保障,为实现“住有所居”提供重要支撑。
三十年筚路蓝缕,三十载风雨兼程。30年来,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全市发展大局和年度目标任务,在保障安居、惠企利民、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项项惠民生、促改革的工作亮点,书写了龙岩高质量发展征程中的“公积金篇章”。
发展足迹:三十载砥砺奋进
从“从无到有”到“从有到好”“从好到优”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居民住房实行福利分配制度远远满足不了居民需求,住房建设速度远跟不上人口的发展速度,因分房问题造成的社会矛盾比比皆是。到1996年末,全国仍有300多万户家庭人均居住面积在4平方米以下,实践证明这种国家统包的住房分配方式行不通。
1980年4月,邓小平同志指出“住房改革要走商品化的路子”,由此揭开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在此背景下,住房公积金制度作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应运而生。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目的就是要增强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从而促进住房商品化、市场化发展,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住房问题解决机制。
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1]73号)中提出,“公积金是建立个人住房基金的有效方式,各地区要紧密联系各地区的特点和经济能力,正确引导,逐步推行。”
1991年2月,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上海初创。1992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很快被全国兄弟城市竞相模仿学习。截止当年末,有131个城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顺应时代发展的滚滚大潮,龙岩住房公积金制度也于1993年3月正式建立。
1994年2月,龙岩在市财政局成立市住房资金管理中心,负责贯彻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关于房改资金的筹集、专户储存管理使用等有关规定。
2003年4月6日,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专职负责住房公积金的管理、运营和服务。全市各县(市、区)住房公积金全面纳入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实现“统一决策、统一核算、统一制度、统一管理”。
30年来,组织机构不断健全,工作模式华丽转变。从业人员从最初的3人到现在的76人;机构从最初的1个到如今覆盖全市,一个中心下辖连城县、武平县、永定区、漳平市、长汀县、上杭县6个管理部。全市住房公积金从业者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致力于维护职工权益、保障住房需求、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进住房公积金业务高质量发展。
30年来,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政策普惠性充分体现。龙岩市住房公积金制度惠及面不断提高,从制度建立之初的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到县区、乡镇行政事业单位再到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公积金缴存人数从最初的几千人增加到近25万人,年度归集额从最初的几百万元增加到近46亿元,年度购房消费提取从最初的几百人次增加到近10万人次;公积金单笔贷款平均额度从最初的2万元增加到现在的55万元以上,贷款户数从最初的每年几十户增加到五千户以上,贷款发放量从最初的每年一两百万元增加到23亿元以上,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市场占有率从最初的不足1%增加到12%以上。住房公积金在住房保障方面的作用已不可替代,在房地产、土地流转、建材等诸多经济领域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解决全市职工住房问题的主要渠道和撬动房地产市场的重要杠杆。
30年来,服务社会成绩斐然,牢记使命感恩奋进。龙岩市住房公积金业务不断发展,累计归集住房公积金 397.72 亿元,累计办理提取 286.43 亿元,缴存余额 111.29 亿元;累计发放个人住房贷款 258.95亿元,贷款余额 99.01亿元。
砥砺奋进三十年,一路豪歌谱华章。经过30多年接续奋进,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突破,走过了“从有到好”的发展历程,完成了“从好到优”的完美蝶变,为促进龙岩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改善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加快城市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模式创新:新征程扬帆启航
从“手工记账”到“一岗通办”“远程签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
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成立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龙岩市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为民服务坚定前行。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定初心和使命,深耕主责和主业,为持续推进我市住房公积金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彰显新作为。
30年来,从最初的粗放管理、手工记账,到目前形成集制度化、信息化、流程化于一体的管理服务体系,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规范建立、完善了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贷款三项基础业务制度;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群众诉求不断修改完善业务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效能,实现了住房公积金“通缴通取”“一岗通办”“跨省通办”;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微信公众号和网上服务大厅为主的网上服务渠道投入运行,实现公积金业务“掌上办”“线上办”。
“赖女士您好,我是连城县住房公积金的工作人员,很高兴今天通过远程视频服务为您办理住房公积金单笔提取业务。下面,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近日,连城县住房公积金管理部的工作人员正通过连城信用联社“远程银行”视频服务系统为远在外地的客户办理偿还商业性住房贷款业务。
以往要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主要有线下窗口,以及微信公众号、e龙岩、福建省网上办事大厅 等线上渠道。前段时间,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通过与连城信用联社合作,运用连城信用联社的“远程银行”,使“不见面”公积金业务办理模式得到进一步优化,企业和群众可以以“云见面、非接触”的方式,实现住房公积金业务“远程办”“就近办”。
通过远程视频签约功能,客户即可完成业务的材料提交、办理和签字一系列手续,解决了第一次办理偿还商业性住房贷款和逐月冲还贷协议签订必须前往窗口受理的问题,有效满足了不便到柜面办理业务的客户需求,服务范围包含了国内外各大城市及地区,获得了缴存职工的一致好评。
“真方便!给我省去了不少麻烦。”办理结束后,这种“不见面”公积金业务办理模式受到了赖女士的点赞。
打通便民“最后一公里”,实现家门口办事。近年来龙岩市更是积极优化提升服务能力,推进线上线下服务深度融合、同步优化,构建便企利民服务新模式。新增归集贷款承办银行农村信用社,依托农商银行网点多、分布广的优势,将服务窗口延伸至乡镇、街道、村居等基层网点,进一步提高公积金服务效能、拓展服务渠道。将涉及查询、缴存、提取的所有43个公积金事项优化后,全部整合到自助服务终端“智慧政务工作台”,通过设置在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服务中心、乡镇农商银行营业网点的159台“智慧政务工作台”,将“现场办事窗口”延伸到村镇、街道,把更高质量的服务大厅搬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新增住房公积金汇缴、住房公积金补缴及提前部分偿还住房公积金贷款3个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共实现11项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2023年4月,龙岩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的通知》,其中包括取消异地贷款户籍限制,重启“商转公”,提高“二三孩家庭”贷款额度等新政。“90后”童女士是该项新政的受益者之一。去年,童女士因工作调动搬来龙岩市区,和丈夫通过商业贷款在中心城区买了房,每月还贷5000多元,基本要花掉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在了解到公积金新政后,童女士立马准备材料开始申办,计划将原有的商业房贷转为公积金贷款。
“减轻了不少压力!而且办事很方便、快捷,为龙岩公积金点赞。”她向笔者粗略算了一笔账,“商转公”后每月减少利息700多元,另外还能从公积金账户里直接还2000多元。
“真没想到这么快,实在是太方便了。”市民池女士乐得合不拢嘴,对“逐月冲还贷+按年冲本金”业务一个劲儿地夸好。
2021年9月,龙岩市开通“逐月冲还贷+按年冲本金”业务。职工办理住房公积金“逐月冲还贷”业务满一年、公积金账户还有剩余资金的,允许将剩余资金提取出来冲还公积金贷款本金,大大缓解了市民的还贷压力。去年,池女士得知了这一业务后,便在e龙岩上进行了相关申请。
“原来公积金部分每个月要还2100元左右,连续两年申请该业务后,现在每个月只要还1700元左右,真的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而且办事很方便、快捷,直接在网上提交申请,当天就可以到账。”池女士说。
模式创新引领为民服务新突破。2021年9月龙岩市全省首创开通了“逐月冲还租”业务,开通以来累计无房提取2.3亿元,大大减轻了无房户的房租压力。
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开通“省内跨中心冲还贷”业务,大大拓宽了“冲还贷”业务的受益群体,惠及更多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同时打破了地域限制,无需通过人工协办,全由系统自动联查测算,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地区通办”。
以人为本:新使命接续奋斗
从输入靠人工到流程自动化、便民大提速
“这么快就好了?好像就两三分钟吧?你们的效率太高了!”前段时间,市民张先生因购买商品房来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公积金窗口办理提取公积金业务,在“软件机器人”的加持下,不到3分钟,工作人员就完成了所有资料的读取和业务办理,张先生惊讶地竖起大拇指。
据介绍,“软件机器人”实现了e龙岩与公积金业务审批系统间数据及时同步和共享,并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包括代替人工自动输入一系列繁琐的信息,解决了繁重的“二次录入”问题,由此缩短了近一半的办理时间,同样一笔业务,业务骨干耗时约5分钟,而在软件机器人的辅助下,总耗时约3分钟,效率提高了40%,审批服务大大提速。
目前,龙岩市公积金业务已实现申请材料“无纸化”、业务全程“网上办”、资金划转“秒”到账等,而“电子证照+数据共享”系统核验正带领公积金业务全面走向“无证明”时代,跑出了便民“加速度”。随着“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自动办”便民服务改革的不断推进,龙岩住房公积金网办量飞速提升,全年网办量从2018年的一万多笔提升至现在的十余万笔。
目前,龙岩市住房公积金便民服务水平在全省公积金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依据福建省网上政务服务能力评估系统,全省公积金窗口7项考评指标中,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有6项指标排名全省第一或第二。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践行新发展理念,2022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赢得了龙岩老区苏区人民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赞誉:
市本级窗口、连城管理部窗口荣获省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先锋号”;
市本级窗口获评龙岩市行政服务中心成立20周年最美窗口;
各县市进驻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连续多年获得“年度红旗窗口”“五比竞赛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市本级及6个管理部均获评红旗窗口;
全市多名员工荣获“五比竞赛先进个人”“金牌员工”“服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全年获赠群众、企业送来的锦旗6面;
……
三十而立正当年,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作为。面向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未来,龙岩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正以更加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接续奋斗,为全力以赴推进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新时代龙岩老区苏区住房公积金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住房公积金大事记
1991
1991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1]73号)中提出,“公积金是建立个人住房基金的有效方式,各地区要紧密联系各地区的特点和经济能力,正确引导,逐步推行。”
1992
1992年,住房公积金制度很快被全国兄弟城市竞相模仿学习,同年北京、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相继试行符合本地实际的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2年,全国已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房改方案中规定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截止当年末,已有131个城市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4
1994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明确把“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列为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要求所有行政和企事业单位及其职工均应按照“个人存储、单位资助、统一管理、专项使用”的原则缴纳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制度由此正式在全国范围推广实行。
1997
1997年,十五大报告中第一次写入住房公积金,强调“建立城镇住房公积金,加快改革住房制度”。
1999
1999年,国务院以第262号令发布了《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标志着住房公积金制度正式进入了规范化和法治化时代。
2002
2002年,国务院以第350号令对《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进行首次修订,之后住房公积金的基本体制架构一直稳定至今。
2013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公开规范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进住房公积金提取、使用、监管机制”。
2019
2019年,国务院以第710号令公布《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部分条款的修改内容。
2020
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暴发,不仅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同时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负面影响。在此背景下,住房公积金的主管部门在2月就住房公积金做出了应急式的缓缴、贷款缓还、租房提取额增加或降低缴存比例等政策调整。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再次强调要“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
2022
住建部印发《关于加快住房公积金数字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深化“数字住房建设、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各领域数字化运用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