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重新描绘银河系旋臂结构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记者 张泉 王珏玢)我国科学家日前提出对银河系旋臂形态的新认识:银河系由内部对称两旋臂和外部多条不规则旋臂组成,更像是一个普通多旋臂星系,而非之前被广泛接受的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特殊形态。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该研究由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徐烨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团队合作完成,相关成果日前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

据介绍,宇宙中旋涡星系的形态主要分为宏象、多旋臂和絮状三种旋涡结构。在类银河系的多旋臂星系中,较为常见的是内部两旋臂和外部多旋臂的形态(约占83%),四条旋臂均从内到外的形态是非常罕见的(约占2%),而此前天文学界普遍认为银河系正是属于这后一种特殊形态。

研究结果表明,银河系具有多旋臂形态,其内部由英仙臂和矩尺臂两条旋臂对称向外延伸,在外部分叉并形成半人马臂、人马臂、船底臂和本地臂等多条长而不规则的旋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