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新罗金桥社区:

治理有温度 邻里更幸福


本报讯(融媒体记者 林蔚学 通讯员 廖香萍 文/图)近日,新罗区西城街道金桥社区利用在职党员进社区平台,开展警民座谈会,同时开展亲子健康跑活动,聚力打造友邻社区。这是该社区开展“五桥”融合共治的两个生动事例。

金桥社区自2020年社区揭牌以来,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架设起“连心桥”“健康桥”“生态桥”“文明桥”“治理桥”五座桥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着力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为推动基层党建引领社区治理,小区党支部落实、楼栋党员配合的五级运行机制,将社区划分为5个网格,激活基层治理“微单元”,实现社区、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和辖区单位同向发力,架起党组织与居民群众的“连心桥”。定期召开由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民情联络员等参加的议事协商会,听取居民意见,回应居民诉求;聚焦“一老一小”,让服务更有温度,发展“金桥宝贝”普惠型托育园和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打造“幼有所育、老有所养”的服务型社区。呵护“小”,多重服务,让辖区儿童健康成长;爱护“老”,整合资源,让辖区老年人老有所依。去年底,金桥社区党委与龙岩人民医院中医骨伤科党支部进行“云共建”,通过建立线上健康服务群平台,医生们为辖区居民答疑解惑,指导群众正确用药。

服务“暖邻”,精准举措架起“生态桥”。自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金桥社区多措并举,投入人力、财力,根据各小区的实际选址,建设垃圾分类生态环保亭、屋,并在小区内增加宣传版面,充分号召党员、志愿者、环卫人员以及社会组织、企业、居民组成垃圾分类“志愿队”,以红色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助力垃圾分类工作向深向广推进。通过开展垃圾分类领鸡蛋、垃圾分类进家庭、垃圾分类“小记者”宣传等活动,提升居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投放准确率,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文化“亲邻”,倾心引导架起“文明桥”。积极培育“近邻”文化,着力打造“近邻”公园和邻里文化楼道,营造浓厚的“远亲不如近邻”氛围,把“近邻”力量调动起来。一方面,加速拓宽信息渠道,广听民意,引导居民群众积极建言献策,共同参与到社区治理队伍中,形成良好的“邻里”共建氛围。另一方面,通过社区“搭台”,群众“唱戏”的合作模式,不断激发居民邻里参与社区文体活动的热情。近年来,社区举办了采茶灯闹元宵、欢乐邻里节等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金桥社区探索实行“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模式,由社区党委、红色物业公司、红色业主委员会“三驾红色马车”协同推动小区治理。社区建立居民议事会议制度,通过不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多方联席会、共驻共建理事会等,协同物业公司、业委会、代建单位和业主单位,解决业主反映强烈的小区管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