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第八批对口援疆工作系列报道之二

智力援疆“传帮带” 接力栽下“希望树”


□ 融媒体记者 张智华

2022年4月,呼图壁县融媒体中心获评“全国先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和基层广播电视机构”,成为全疆唯一获此称号的县级融媒体中心。这标志着由龙岩融媒体专业技术人才接力支援的呼图壁县融媒体中心的创建和改革发展获得成功,龙岩智力援疆喜结硕果。

三年来,龙岩援疆干部人才积极投身到呼图壁县发展建设中,在各自领域熠熠发光、贡献智慧。

4位援疆党政干部在受援地任实职、分实工、担实责,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龙岩改革创新的经验做法,在两地交流合作、互学互鉴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42位援疆专技人才支持呼图壁县教育、卫生、科技等各领域发展,其中支教教师20人、援疆医生10人,此外还有党校、媒体、网络、职业教育、农技等其他专业人才。他们以“援疆一批人才、带出一支队伍”为目标,坚持帮带与传承相结合的良性机制,在传帮带教中持续推进创新发展。

10位援疆医生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承担了高血糖患者扁桃体脓肿切开引流术、左鼻腔电凝止血术等急难手术,开展了“毛刺法治疗中风后感觉功能障碍”“颈部小针刀治疗面瘫”等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同时,牵头成立了“呼图壁县中医院产后康复工作室”“呼图壁县中医院儿童康复工作室”,为呼图壁县群众提供系统、规范的诊疗服务。挂职县融媒体中心的专技人才成立“龙呼情融媒体工作室”,通过发挥工作室联结两地三方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快推进两地媒体深度对口合作,打造文化援疆新品牌。

这些专技人才担负着智力援疆的神圣使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奋斗,结对传帮带当地技术骨干,为呼图壁县带来新技术、传授新理念,在呼图壁这个“第二故乡”绽放属于自己的荣光。

福建援疆龙岩分指挥部积极开展当地干部人才培训。三年来,共组织呼图壁县人大代表、村(社区)妇联主席、农村党员、网信工作人员等250多人到龙岩市、厦门市接受红色教育、业务知识培训,开阔各类干部人才的眼界,提升他们的政策水平、专业本领,为呼图壁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为进一步发挥龙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智力开发优势,龙岩分指与厦门大学龙岩产教融合研究院、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龙岩技师学院签订智力援疆合作协议。牵线促成两地党校、融媒体中心、中职院校签订对口合作协议。

2021年4月、2022年6月,龙岩分指组织呼图壁中职校师生分别到龙岩技师学院、龙岩华侨职业中专学校集训,培训后,4名学生荣获2021年、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新疆区选拔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2022年,援疆教师作为课题组长申报的《援疆战略中的昌吉回族自治州文化润疆工程调查研究》课题获昌吉回族自治州2022年社科理论研究重点课题立项,是呼图壁县唯一获得州社科理论研究的立项课题。

三年来,在呼图壁县的各个领域都活跃着龙岩援疆人的身影。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以满足当地需求为牵引,以服务基层群众为目标,把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的同行们;他们就像星星之火,点燃希望,传递爱心,形成“输血”与“造血”并重、帮带与传承相结合的良性机制,不断提升呼图壁县医疗、教育、科技等软实力。

智力援疆,授之以渔。从单一的干部援助向综合性人才、技术、管理援助转变,福建龙岩援疆工作不断总结提升教育、卫生、农业等“组团式”援疆经验,完善“师带徒”人才培养模式,为当地打造一支留得住、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持续为受援地的长远发展注入内生动力。三年来,龙岩的援疆力量在呼图壁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接力种下“希望树”,呼图壁的亮丽图景中凝结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