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林改第一县”的兴村“密码”


□通讯员 肖文秀

“金线莲特别的娇贵,一定要轻轻地取出,再进行移栽……”19日,在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金线莲种植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的山东青年、基地负责人王宁正耐心地向村民们介绍金线莲育苗要领。

捷文村是全国林改策源地。为改变林下经济产业以种植紫灵芝为主的单一现象,2022年底,捷文村与武平县农发公司联合引进外地企业,开始种植金线莲、黄精等中草药材。“我们准备投入产业发展资金150万元入股,预计每年能增加村财收入10万元……”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财林说。

党建引领,捷文示范。2022年,武平县全面开展省级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工作,实施“一工程三引领”即林改经验铸魂强基工程,党建引领村民自治、乡村法治、文明乡风,在全县范围内选定18个示范村先行先试,有力促进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2022年恰逢武平林改20周年,捷文村作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示范村,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捷文村群众来信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弘扬“敢为人先、接力奋斗”林改经验,大力发展紫灵芝种植等林下经济,乡村旅游蓬勃开展,辐射带动了周边村的治理提升。通过强村带弱村,全县共组建跨村联建党组织16个,带动32个村由后进变先进,实现区域化协同发展;对全县213个农村党支部分级分类评级定星,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整体提升。

“这条2.1公里长、6.5米宽的沥青主干道是村民和乡贤踊跃捐款、无偿捐地新建而成的。”岩前镇大布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兴添指着村口道路说道。

为充分调动全体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大布村党支部发起成立“乡贤理事会”,打造独具特色的“乡贤小屋”,礼请乡贤为家乡发展献策,筹集资金完善村庄基础建设。仅村主干道建设项目就筹得党员、乡贤、群众捐款33.2万元,52户群众捐地达3620平方米,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乡贤聚力、群众参与”的乡村治理新路子。

如今的大布村田园风光美不胜收,产业发展风生水起,村民生活多姿多彩,俨然从昔日的“后进村”摇身变为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大布村的蜕变正是武平县有力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搭建议事协商平台,引导老党员、老教师、致富能手参与村级事务;开展边界司法行政区域协作,助力平安武平、法治武平建设;“福小宣”小蜜蜂岩讲家、“武平故事会”……一阵阵文明新风在武平大地徐徐吹来,拂润着万千百姓。

“如今有了‘老家社区’帮忙,我只要专心种好果、养好鸡就可以,再也不用担心销路问题了……”近日,城厢镇东岗村养殖户兰太生签完认种协议后会心说道。

兰太生口中的“老家社区”是武平县2021年推出的一款微信小程序平台,该平台以数字乡村发展为抓手,有效实现了“县-乡-村”三级联动、村企互动、治理和发展相辅相成。为让优质农产品出山进城,“老家社区”还通过直播、短视频等方式宣传武平县农特产品,助力农民增收,推出认种、认养、研学等项目,推动特色产业振兴。

截至目前,武平县225个村(社区)均纳入“老家社区”线上平台,并开设了“村播工程”“乡村信息”“一键公益”“普法课堂”等栏目,开通了50家村店,上传农副产品超1000件,累计销售额超450万元,全面激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下一步,武平县将全面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创新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等治理方式,健全完善村民议事会、夜谈会、‘五老’理事会等议事协商形式,加强农村基层党建、自治、法治、德治等工作,不断提升试点工作成效。”武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黄清平说。

乡村治、百姓安。武平县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为重要抓手,努力擦亮农村幸福底色,不仅凝聚起了党心民心,还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让广袤的农村一步步实现着望得见田园、看得见硕果、守得住乡愁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