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空巢老人”要学会找乐
□ 周继章
日前,笔者在上杭县庐丰乡横岗村看到:一群古稀之年的婆婆在学跳广场舞,且学得有板有眼的,尽管舞姿僵硬、动作不协调,但她们依然自得其乐,而一群老夫子却在学拉二胡或学弹琴……学得津津乐道。这帮“空巢老人”找乐活法,笔者为之点赞。
当前“空巢老人”是现代社会比较普遍的一种现象,“空巢老人”或者老伴儿已经过世,或者子女不在身边,难免存在感到孤独、抑郁等问题,抱有消极的养老观念,总怪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子女的远离确实让许多“空巢老人”的精神和生活感到空虚,但老人的情感寄托不应全部归咎于子女身上。在这个快节奏和加速度的社会里,子女不仅要为家庭而奔波与忙碌,更多的是还要对社会负责。那么“空巢老人”如何摆脱这种不健康的生活状态,就必须做到以“自助、自立为中心”,生活过得宽容一点、潇洒一点,从而能自得其乐,自娱自乐;应学会挖掘自身兴趣,自己找乐,丰富晚年生活,让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快乐。
而老人自己寻找快乐的方法其实很多,只要用心发现、用心观察,就可以找到很多适合自己的快乐活法。例如把读书学习作为主要的生活方式,偶尔也可以打麻将、玩纸牌、跳舞、旅游。还有,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每日坚持早晚锻炼,每周坚持学会一个有关老人科学健康饮食的新菜谱,有时候参加一些诸如老年联谊会、同乡会、同学会等活动,也可以多向年轻人请教学习互联网,掌握网络知识,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快乐。还可以借助多余的时间,多培养一些适合自己的简单易行的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晚年生活,还给子女和社会减压,要让自己生活得宽容一点,潇洒一点,浪漫一点,自然会快乐一点,学会跳出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支撑晚年快乐和丰富生活的是他们自己的精神——忘记年龄,勿扼杀自己;不断吸取新知识,勿浪费自己;掌握健康,勿糟蹋自己;主动找事做,勿老化自己。
可以说,生活在城市里的老人,已经逐步学会了自己给自己找乐子。同样生活在农村的老人,也应该像城里的老人一样,虽然有些公共设施不如城里,但农村有农村的优点,依然可以找到快乐的切入点,找出自己的乐趣。
总之,“空巢老人”要学会用自己的方法来摆脱不健康的生活状态,要学会自立,自娱自乐,这样才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