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市审计局宣讲员谢梦妮:
绿水青山系真情

长汀县,因水土流失曾是国家级贫困县,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农民生产生活、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山光、水浊、田瘦、人穷”是当时生态恶化、生活贫困的真实写照。
1998年元旦,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对长汀提出“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的要求,长汀县委县政府闻风而动,一场旷日持久的水土流失治理在一座又一座荒山上展开。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专程到长汀调研,指导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他说:“长汀水土流失是瘌痢头,是顽症,久治不愈”,发出“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号召,并于次年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一场绿色革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轰轰烈烈地开始了,习近平同志还特地给长汀捐种了一棵樟树。
有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了专业人员的技术指导,村民们也就有了信心。时任南坑村村支书的沈腾香在村两委会上定下了“借船出海”的策略,带领全村人民撸起袖子大胆干,并积极对接乡贤回乡承包山头,大种银杏。滴水穿石,功夫不负有心人,南坑由此一举甩掉穷帽,往日的“火焰山”开始披上绿装,往日的“难坑”变成了“富坑”,沈腾香播撒的汗水得到了大家的承认和肯定,2017年,这位普通而又不平凡的村支书被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赴京参会。
习近平同志对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一直记挂在心。他曾5次深入长汀调研指导工作,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作出9次重要指示批示。2011年12月、2012年1月,他连续两次作出重要批示指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这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全新篇章。
长汀水土流失之痛,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长汀大地演绎的生态文明实践,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新时代新征程,长汀干部群众重整行装再出发,打造争优、争先、争效的长汀样板,用实际行动在红土地上奏响更加动听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