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大
- 缩小
- 默认
走进白沙
□郑立礼
新罗区白沙镇,是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魅力之地!
走进白沙,你首先看到的是山。那山连着山、山叠着山,连绵不断,高低错落。山中密长着阔叶林木、青丝翠竹。走进山间林深处,能听见画眉鸟婉转、清冽的歌声,杜鹃“做柴大嫂”的亲切叫声,还可偶遇白鹇、山麂的身影。在群山峻岭之间,瀑布飞湍,集成山涧细流,汇成浩瀚的白沙水库、波澜不惊的藿溪,在白沙镇前优雅地流入九龙江。绿水青山构成了白沙自然、古朴、原生态的美丽,这就是白沙的“白”。
2022年秋日,我随龙岩文化研究会、新罗区作协再次走进白沙,考察白沙的红色文化。
我们首先走进白沙西溪——闽粤赣边区党的临时代表大会旧址,让我们惊讶的是朱德总司令曾率领红四军二、三纵队于1929年8月初就进入白沙,传播革命火种。1934年方方率领红九团在苏一田成立岩连宁特区革命委员会,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和保田斗争,并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在这里,我们仿佛看到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等老一辈革命家坐在“旧址”里聆听方方从陕北带来毛主席的深情问候:“你回去问候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各同志好,你告诉他们三年的苦斗有很大的功绩……”
怀着崇敬的心情,我们走进东莲山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陈列馆。馆内陈列的“血雨腥风、浴火重生”“中流砥柱、艰苦卓绝”“军民鱼水、生死与共”“合作抗日、伟大胜利”四大版块内容,顿时让大家对壮怀激烈的革命岁月里,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业绩肃然起敬。
沙田之战、洪田之战、邹家山之战,岩连宁革命公墓,红军标语等等,均在讲述着白沙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斗争历程。
走进白沙,我们还来到历史上著名的“捷步营”。
源之万安的藿溪之水奔流至此,水面变得宽阔而流畅,成了繁华的水路,是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之一,捷步成为龙岩东方最富庶之地,岸边几十幢古民居便是当年殷实富足的见证。在至今保存完好的大院中,人气最旺的“十八厅”,富有文化气息的“敬德堂”“肇庆堂”,艺术韵味浓烈的“大观楼”,豪迈气派的“承庆堂”,坚固如磐的“传香堂”,最具传奇的詹调元先生故居“种蓝堂”(俗称“石狮厝”)等,都有让人难忘的人文故事。
我们流连于营边村的闽西列宁队、少先队旧址、“窟窿厝”“兰室私塾”,邂逅一对来自云南自驾游的客人,他们对捷步的山水、古民居、人文环境和传承习俗大为赞赏。是啊,捷步的这些民居建筑已然成为新罗区教育系统的研学基地,每年有成百上千的中小学生到此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也吸引了不少游客到此驻足。
我们走在捷步河边漫长的防洪堤和栈道上,望着河中的水坝、静静流淌的河水、连绵的垂钓带,眼前浮现出白沙镇开展“红色传承、绿色发展”的美好愿景,是啊,旅游应该就是白沙绿色发展的最佳选择。
这就是白沙的“绿”,她绿得那么清新、绿得那么康庄!
当你坐着游船,徜徉在白沙水库,看见白鹭掠过烟波,鲤鱼跃出水面,你会感到白沙是如此富有诗情画意;当你走在藿溪两岸的沿河大道,看那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楼阁亭台,你会感到白沙是那么巍峨秀美;当你和古民居的群众交谈生活,追思红色记忆,你会感到他们是那么情真意切;当文友们聚在一起畅想白沙的未来,你会感到每一个建言献策都是那么语重心长。
走进白沙,我便爱上了白沙!